第五篇 独子新兵连 (1)《核潜艇艇长》

第五篇 独子新兵连 (1)《核潜艇艇长》

独子新兵连

 

 

    莺歌海上有个鹦鹉岛,鹦鹉岛上有座旧营房,旧营房里有个新兵连,新兵连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独生子。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独子新兵连里。

    鹦鹉岛的旧营房里原来住着海军的一个雷达连。百万大裁军的时候,这个雷达连被撤消,只留下几个人看守营房,很是沉寂了几年。直到不久前,突然来了一艘登陆艇,运来了一连刚入伍的新兵,这个沉寂了多年的旧营房又重新热闹起来。

    因为这个新兵连的新兵全部都是独生子,于是大家又称它为“独子新兵连”。舰队新兵训练团一共十几个连队,为什么要搞么个独子连?又独独把他们这个连运到了这个荒凉的海岛上?当然是有原因的。

    近年来,部队新兵中的独生子渐渐增多。这些人在家时大都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又不好管理,组织纪律观念非常淡漠,有的一想家就自己跑回家了。去年一共跑了5个,其中4个或被部队追回或被家长送回,后来都被给予纪律处分,另1个说什么也不肯回队,家长态度也不十分坚决,最后只好将其除名。

    新兵训练团团长臧大捷对此非常恼火,不要说跑了5个,就是跑1个也是他的失职。可这些娇生惯养出来的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处分也好,关禁闭也好,他们并不看成是丢人的事,处分或是禁闭过后,他们仍然乐呵呵的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今年新兵入营前,臧大捷忽然想出了这个主意,把独生子们编成一个连,送到海岛上去进行封闭式训练。训练期间,既不准新兵下岛,也不准家人探望。我非要把他们训练成坚强的战士!在党委会上,他说。团党委同意了他的意见,经报上级批准,鹦鹉岛成了训练团的一个新的训练基地。

 

 

    鹦鹉岛不大,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岛的北侧是陡峭的悬崖, 岛的南侧是平展展的海滩。海滩上的沙子全是白色的珊瑚沙,沙粒细细的,赤足走在上面,温热柔软,感觉非常美好。岛的四周长满了矮矮的羊角树和盘根错节的抗风桐,成群的海鸟在树上盘旋,很显然,那树丛里有它们的家。岛的东南侧有一口淡水井,说是淡水井,其实井中的水又苦又涩,根本不能喝,只能用来浇菜地或是冲凉。人的饮用水要靠补给船从大陆运来。正常情况下,补给船一周或10天来一次,如果遇上台风天气就说不准了,半月20天不来船也是常有的事。岛的西南侧有个简易码头,码头很小,靠不了大船,而小船是抗不了多大风浪的,所以五、六级风就能挡住补给的航路。再说,就是补给船来了也靠不上码头,涌浪的颠簸会把码头撞坏或把船体撞散。而莺歌海上没有风浪的天气很少,所以驻扎在鹦鹉岛上的部队,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困难。平时粮食还可以多储备一些,淡水和蔬菜就难了,一旦断了淡水和蔬菜,岛上的日子是很难过的。这也是上级当初把那个雷达连撤出岛的原因之一。

    现在独子新兵连来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对那些大部分是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长大的新兵们进行训练,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无疑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臧大捷团长想出这个主意的直接动因是防止新兵们擅自跑回家,团里甚至还专门制定了“防跑兵预案”,但是新兵连刚刚上岛一个星期,还是跑了一个。

    那天,上级派来一条补给船,新兵连连长张苏岱派两个班的新兵去帮助卸船。其他人在岸上搬运。补给船卸了货就开走了,两个小时后一班班长高中升才发现他班里的新兵贺加贝不见了,到处找也不见他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向连长报告。张苏岱又命令全连出动去找,仍然没有踪影,他这才打电话向团里报告,建议去查那条补给船,问他们看没看见贺加贝。在团里派人去补给船调查的时候,团长臧大捷亲自给张苏岱打电话询问贺加贝的情况。

    张苏岱说,现在全连的新兵我还不太熟,但对这个贺加贝的了解倒是比别人多一些。原因是有一天我发现他在偷偷看卡通画书。问他是哪来的,他说是从家里带来的。后来就和他聊了聊,他爸爸是舰队政治部的干部处长,妈妈是舰队门诊部的医生。他爸爸对他要求很严,但是没时间管他,他妈妈对他期望值很高,为了让他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也不让他干,当兵之前连袜子都没洗过。他是因为没考上大学才来当兵的,他妈妈希望他能去考军校,但是他一点不愿意上学,他就想挣钱,将来自己开个游戏机厅,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臧大捷叹了口气,心说,将来就这么些接班人,国家不是完了么?在电话里狠狠地命令道:找回来以后,要根据情况严肃处置!

    是!张苏岱嘴上应着,心里却想,舰队的干部处长,直接管着你呢!(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