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蛙人(2)《核潜艇艇长》(2)

    “你怎么还没走?”

    “我不走了。你不是正好缺人么?我想留下来……”

    “你不是学院的人,我不要你。”

    “李又朋现在也不是你们学院的人,你为什么留下他?”

    “你和他不一样。他是该回家没回家,你是不该回家却回来了。你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你是想以参加抗洪为借口好赖在家里不走!”

    褚海洋见潜水员们都在看着他们父子,就把父亲拉到一边,耐着性子说:“老爸,你小点声,给我留点面子好不好?就算我是找借口,那也是有原因的。冉鱼儿给我发电报,没有征求你的同意,这件事是做得不对。但是我妈妈确实病重住院了,这就不能说那是假电报,对不对?如果我现在就返回部队,那就只能说明我妈妈一点事没有,那电报也就成了假电报。这样一来,会给领导留下什么印象?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你还让不让我进步了?”

    褚森林白了儿子一眼,心说:你小子想得还挺复杂!

    褚海洋接着说:“那怕你让我在家呆一个星期也成。就是不能马上走。等假期满了,你想留我,我还不干呢!”

    褚森林看看正在等他的潜水员,对儿子说:“我现在没时间,你的事回头再说。”然后就去忙他的事了。

    褚海洋把刚从水里出来的李又朋叫到一边:“哎,伙计,帮个忙。我看我爸对你挺好,向他给我求个情,让我也来当个帮手。”

    李又朋狡黠地笑道:“你还是他儿子呢,怎么就这么不了解他。这事你要想让他明确表态,难。你就直接上去,帮助整整器材,拉拉信号绳,只要他不反对,就算答应了。”

    褚海洋照着李又朋的肩胛捣了一拳:“真有你的!”然后把手里的包往中巴车上一扔,走到了潜水员中间。褚森林看他一眼,没有吭声。李又朋悄悄向褚海洋翘了翘大拇指,那神情分明是说:怎么样!

    褚海洋从潜水员们口中得知,这里沿江50米范围内出现裂缝,怀疑是整体大滑坡的前兆。专家们经过分析,初步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谁都不能打这个保票。在没有完全排除险情之前,最安全的措施是前“挡”后“堵”--将上千方石头抛入江中,挡住堤外的水势,再用沙袋在堤内筑起护坡,把渗进来的水严严实实地堵住。这无疑是个耗费人力和财力的大工程。

    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海军潜水员的身上。潜水员们把在水下用手摸到的情况向专家们作了描述。专家们由此判断,堤基无隆起,无沉降错位,不会是滑坡的前兆。但专家们十分谨慎,不敢轻下结论。这个责任太重大了!

    “我们可以用水下摄像机把水下的情况拍下来,你们亲眼看看就好下决心了。”褚森林提议。

    “那太好了!”专家们兴奋起来。

    汛期的汉江水很浑,但比长江水要清一些。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把水下的景物放大,看上去还算清晰。

    褚森林派李又朋进行水下摄影。李又朋则让褚海洋给他拉信号绳。潜水员入水以后,上面的人什么也看不见,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信号员手中的那根信号绳上,也就是说,在潜水员没有出水以前,信号员就是现场的焦点。很显然,这是李又朋给褚海洋一个表现的机会。如果褚森林不提出反对,就是对褚海洋参加抗洪的默认。

    褚海洋感激地看一眼李又朋,忐忑不安地走上前。他不敢看父亲,他怕父亲用目光制止他。当李又朋扯着信号绳潜入水中的时候,父亲一直没有吭气,他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下来。然后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信号绳上了。信号绳是潜水员的救命绳,一丝一毫也不能大意。

    李又朋扛着水下摄像机在水中把堤下护基带全部拍摄下来。专家们通过传输回的放大3倍的图像,看到了江中的实情。镜头前不时有小鱼游过,仿佛亲临水下,甚至比亲临水下还看得清楚。一切都像潜水员们述说的一样。专家们终于可以拍板做决定了!(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