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核潜艇艇长》

后 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录的都是海军题材中篇小说。20多年前的1991年,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小说集《升起潜望镜》,那是一个海军题材中短篇合集,是对我此前海军题材小说创作的一次总结。近20多年来,我又写了很多东西,拍摄了一部电影、几部电视剧,出版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和长篇报告文学,在杂志上发表了上百篇中短篇小说和中短篇报告文学以及散文、随笔等,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些零散的篇什,大约有100多万字,可以出五六本20万字左右的集子。这次收在《核潜艇艇长》集子里的作品是其中部分写海军生活的中篇。

我是一个“杂家”,文坛上的各种文体我几乎都操练过,不是我要显示自己具有各方面的才能,恰恰相反,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写什么,所以没有对某一种文体的固执地坚守,只能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了。

我是从写军旅诗歌开始走上文坛的。1974年8月,我的诗歌处女作《出航》发表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之后,我又在该刊上发表了《斗风涛》、《我们轮机班》(组诗)等,1975年9月,我的散文处女作《鱼雷攻击之前》在《解放军文艺》上刊出,这似乎是在向世界宣布:我开始写散文了!1977年8月,我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第二篇散文《水下晚会》。那时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写潜艇水兵的生活。1978年春天,我就凭着这么几篇很不成熟的诗歌和散文进入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组,当上了专业作家――文学创作员。不久,我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我的短篇小说处女作《宝地秋风》,之后,便中篇小说、中短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电影剧本、电视剧本全都操作起来。我比较幸运的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我都有“贵人相助”,每一种文体几乎都没走多少弯路,一批水平不高但还说得过去的作品纷纷出笼,我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高产作家”。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太顺利了未必是好事,几百万字的东西堆在那里,虽然少了发表作品难的苦恼,却也多了缺少精品力作的遗憾。

从1974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总结自己的创作历程,我个人认为,我属于那种有一点小聪明,有一点小悟性的作家,没什么大才气,没什么大智慧。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当兵又比较早,一路走来,基本上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我除了1987年至1989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进修了两年,再没有进过什么学府,浑浑噩噩地过去了40年。(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