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脊梁左宗棠(2)

 
李鸿章比曾国藩更损。在左宗棠西征平“回乱”最困难的时候,他向朝廷举荐淮军将领刘铭传,以支援左宗棠的名义带兵去陕西,准备接替左宗棠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军饷匮乏、减员严重的情况下,他又密告左宗棠贪污军饷,企图查办左宗棠,结果慈禧派人调查了一番,发现左宗棠不但没有贪污军饷,还把自己的薪俸拿出来用于公务,只留下很少的银子做家用。慈禧很受感动,最后宣布:今后三十年里,再也不准参奏左宗棠了!
 
后来在中法战争中,本来左宗棠指挥军队在前线打了胜仗,李鸿章却力主停战议和,并与法国公使签订《中法天津条约》,承认法国占领越南。战场胜利,却换来屈辱外交。李鸿章的这一做法,使本就有病的左宗棠病情加重,不久病逝,有人说,左宗棠是被李鸿章给气死的。
 
在清朝末年,李鸿章代表朝廷签了很多卖国协定,一方面是大清国太弱,一方面是李鸿章畏惧洋人。
 
慈禧在收复新疆的问题上有功的,但在她把持朝廷的几十年间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葬送了大清国,也在东北方向丢失了大清国很多的土地。
 
纵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历史表现,基本可以做出这样的评价:曾国藩是大清国的功臣(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是大清国的罪人,也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卖国行为多多);左宗棠是大清国的功臣,也是中华民族的功臣。如果没有他,中国就会减少六分之一的国土。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主政新疆的王震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可惜左宗棠只有一个,不然我们的领土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
 
正如毛主席所说,左宗棠是一个“办事之人”。他为中华民族办了很多大事,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
 
左宗棠文化研究会搞的“左宗棠人物形象标签征集”活动很好,活动本身就是在扩大左宗棠的社会影响。研究历史,可以明理;研究历史人物,可以励志。我们应该向左宗棠前辈学习,做一个国家的“办事之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不能办大事,可以办小事。
 
当下,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国家尤其需要像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脊梁”,而不是前些年被某杂志评为“共和国脊梁”的那些艺人。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老夫特写下此文,希望中国的有志青年,学习左宗棠,争当“中华脊梁”。
 
20220504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