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潜艇失事 《潜艇壮士胡虎》

十三、潜艇失事 《潜艇壮士胡虎》

十三、潜艇失事 《潜艇壮士胡虎》

 

十三、潜艇失事

 

2003年5月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重大新闻:据海军提供的消息,近日,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军委、总部和有关部队领导对事故处理高度重视,对遇难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现潜艇已拖回港口,善后工作正在妥善处理。

  新闻中所说的这艘潜艇就是胡虎所在的361潜艇。胡虎就是那70名官兵之一。

361潜艇是2003年4月16日上午解缆出航的,任务是到太平洋某海域战备巡航。

4月26日,有渔民向边防派出所报告:在威海附近海域发现一艘失事潜艇。开始有人以为是外国潜艇,后经我海军有关人员辨认,确定是361潜艇。从《航泊日志》上的记录可以看出,惨剧发生于4月16日当晚。也就是说,361潜艇在出航当天就失事了,10天后才被发现。当时潜艇的部分前甲板和部分舰桥露出水面,后甲板没在水中。

4月28日凌晨,失事潜艇被拖回旅顺口,停靠在西港码头。白天,军委、总部、海军、舰队各级领导上艇巡视、勘察,调查组登艇搜集原始资料。

  因为有人在互联网上泄露了潜艇失事的消息,国家不得不于2003年5月2日通过媒体发布了潜艇失事的消息。按照正常的规律,70名官兵被媒体称为“遇难烈士”。

  经过专家调查分析,认为是因为潜艇柴油机“飞车”造成严重负压,导致艇上70名官兵瞬间死亡。

  正常情况下,潜艇水下更次航行,五舱(主机舱)只有二人值更,但是五舱却有4具尸体,其中包括副政委胡虎。

    潜艇副政委曾被一些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角色。1985年或者1986年初,一度取消潜艇副政委编制,过了几年,好像是1990年前后的样子,又恢复了。为什么取消?为什么又恢复?没有人做权威解释,也没人为此事较真儿。取消就取消了,恢复就恢复了,全海军加起来也不过是涉及100人左右的编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361潜艇失事时,胡虎为什么在五舱?他在那里干什么?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当时谁也说不清楚。

  后来徐征在胡虎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份汇报提纲,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汇报提纲只有440个字,从内容上看,胡虎没有明确写出向谁汇报,只写了“思想汇报,×××首长”,汇报时间是在他到361潜艇任副政委20天之后。

  他在汇报提纲中写道:“结合361战备巡逻工作,向您将我这段时间工作及思想分析情况作一汇报……刚来,试航回来星期天充电,艇长因我是机电干部出身,让我换机电长充电,让他休息,我去了,后来机电长在饭堂吃饭时到艇部一桌对我说感谢,我说你谢艇长吧……第二次机电长在一星期天放电,对我讲让我替他干一更……”

  从汇报提纲中可以看出,胡虎到361艇20多天,就替机电长充电三次,这说明:一、潜艇出海训练比较频繁,经常充电;二、胡虎虽然身为副政委,艇长还是将他当机电干部使用。

  胡虎还写道:“对远航我并不陌生……那次是作为一名副机电长,职责是搞好自己的一更,协助机电长管好部门里的机械。这次是以副政委的身份出现,按艇政委的话讲,就是‘伙头兵’,搞好全艇人员的伙食。”

  由此不难看出,胡虎这个副政委,艇长和政委赋予他的职责是有区别的。艇长让他多管机电部门的事,政委让他搞好伙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潜艇出事的时候,他会出现在五舱了。潜艇水下航行充电,五舱的工作很重要。最后全艇人员窒息而死,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舱(指挥舱)和五舱各有一个气压计,圆型,表状。正常情况下的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表现在气压计上面是(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