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潜艇老兵 (3)《核潜艇艇长》(2)
当时丁远的儿子丁海洋刚出生不久,他还没有看到。他准备远航结束后,休个探亲假回家看看。他为没见面的儿子做了一个有机玻璃的小潜艇,没事了他就拿出来砂纸打磨,用牙膏擦亮。远航时他也时不时拿出来修饰一番。出艇前,他把小潜艇拿出来,悄悄对乔志雄说:你要帮我保管好。乔志雄不肯接,他郑重地对乔志雄说:等我回来你再给我。如果我回不来,你要替我交给我儿子!乔志雄不能拒绝战友的嘱托,只好接了。
潜艇浮出水面,呈半潜状态。艇长派出水手长和乔志雄负责为丁远“保驾”,给丁远的腰上拴了两根保险绳,其中一根做信号绳用。天很黑,浪也比较大,乔志雄和水手长都穿着救生衣,一直把丁远护送到艇尾。在把保险绳固定好之后,乔志雄和水手长扯着保险绳,缓缓地把丁远送下水。
丁远戴着轻潜水呼吸器,腰上挂了一盏潜水灯和一把潜水刀。下到水里以后,通过信号绳与水上保持联系。开始一切正常,丁远打开潜水灯,看清了渔网缠绕在螺旋桨上的部位,很快就把渔网割下来了,并将渔网拴在一个扳手上沉入海底,以免在水中飘流再次缠上螺旋桨。大功告成,丁远拉动信号绳通知乔志雄“完成任务,准备出水”,乔志雄和水手长立即做好了保护他出水的准备工作。就在丁远出水的那一瞬间,突然一个大浪涌来,把他打离艇舷,水手长用力拉紧拴在他腰上的保险绳。这时他整个人都漂在水里,没有任何可以抓扶的东西。接着,又一个大浪把他反推回来。因为天很黑,什么也看不见,海浪猛地把他摔上潜艇甲板,他的头一下撞在扶手缆的立柱上,当场晕了过去。乔志雄和水手长连忙将他拖到舰桥下方,又从舰桥上叫下几个人,将他用绳子提上舰桥,放入艇内。
经医生检查,丁远颅骨破裂,生命垂危。经过抢救,丁远恢复了知觉,但是已不能说话。他的眼睛在左右转动,像是要找什么人,艇长和政委与他说话,他都没有反应,这时他看见了站在艇长身后的乔志雄,他的眼睛不动了。乔志雄连忙上前,抓住他的手,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他用力握了一下乔志雄的手,吃力地说了两个字:拜托……便停止了呼吸。
乔志雄当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后来回想起来,大概是说那个小潜艇不要忘记交给他的儿子。
按照海军的惯例,凡是在海上死亡的官兵,一般都要进行海葬。但是艇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烈士的遗体存放在发射管里,带回祖国。本来潜艇远航时发射管里是装满鱼雷的。为了保存丁远的遗体,特地将发射管里的一颗鱼雷拖出来安放在备用鱼雷架上。
潜艇返航以后,支队为丁远举行了隆重的告别仪式,火化后的骨灰,一部分安葬在烈士陵园,一部分被乔志雄保留下来。因为丁远生前有一个愿望:远航太平洋。乔志雄理解,老战友的“拜托”里面,也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将来有一天,我们的潜艇会远航太平洋,希望把他也带去。
乔志雄当时想,等将来自己远航太平洋的时候,一定把老战友的骨灰撒到太平洋里去,让他满足远航太平洋的愿望。不久,海军作战部队干部制度大改革,乔志雄没有经过海军院校训练,不能留在部队长期干,他还没有来得及远航太平洋,就被部队安排转业了。这时他便下定决心,要把丁远的儿子培养成潜艇艇员,将来由他来完成其父亲的遗愿。后来他就娶了丁远的遗孀陈曦,并把他们母子接到了自己的家乡。为了给他们母子一个好些的生活环境,他发奋努力,终于创造出了上千万元的家产……
乔海洋听完关于他亲生父亲的故事,早已泪流满面。他没想到,自己的命运这样曲折。现在他开始明白了,为什么父亲对他那么好,一些过去难以理解的事情,终于可以理解了。他拿着那个有机玻璃的小潜艇,仿佛看见父亲正精心地用牙膏一点点地打磨它。
乔志雄把桌上的骨灰盒摆好,对乔海洋说:跪下,给你爸磕个头。
乔海洋把小潜艇放在骨灰盒前,然后跪在地上,连着给父亲磕了三个头,忍不住失声痛哭。对于乔海洋来说,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了,他从来就没想过,乔志雄不是他的亲生父亲。现在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感激、悲痛、茫然,几种心情汇集在一起,心里有一种被人从几个方向牵扯着的痛。
乔海鹰一直木然地坐在那里,没有哭,也没有说话,目光呆滞,神情肃穆,像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也很复杂。原来在这个平常的家里,隐藏着这么不平常的故事。过去他觉得父亲对哥哥好,对他不好,以为他不是父亲的亲生儿子,现在看来,是因为哥哥不是父亲亲生的,才格外对他好一些。他为误解了父亲而感到内疚。
六
陈曦是乘晚车到达部队的。她到时,已是深夜了。两个儿子到车站去接的她。她见了两个儿子,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怎么样?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