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独子新兵连 (2)《核潜艇艇长》(2)
这件事我们调查一下再说吧。佟一丁仍然和颜悦色地说。
上级制定了有《文明带兵守则》,团里为贯彻学习这个“守则”还专门发过通知,连里也组织班排长们学习过,按说这种情况是不该发生的。
经调查,一班班长高中升在队列训练中确实存在贺加贝所说的那种情况,佟一丁称之为“军阀主义作风”,而张苏岱则认为,只是动作“粗鲁”了一些。
不是“粗鲁”,是“粗野”。佟一丁强调说。
你们文化人啊,就喜欢抠字眼儿。张苏岱一脸怪笑。
佟一丁说话喜欢咬文嚼字,张苏岱老开玩笑说他是文化人,而说自己是一介武夫。张苏岱是海军陆战队的副连长,是被臧大捷临时借来训练新兵的,同时被借来的还有几个班长,高中升就是其中的一个。在用什么方法训练新兵的问题上,张苏岱和佟一丁一直意见有分歧。佟一丁主张以仁爱之心带兵,张苏岱则主张以仇恨之心带兵--要让战士把所有的苦难都化为仇恨,仇恨敌人,仇恨战争。只有怀有仇恨的人上了战场才能英勇杀敌。
佟一丁说,一首歌里唱的好: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张苏岱说,那也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我们训练士兵是开掘他们的野性,而不是培养他们的爱心。如果见了蚂蚁都不忍心踩,那还怎么上战场杀敌?他还引用一句外国什么人的名言: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头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佟一丁无可奈何地看看他的搭档,觉得两人的思路简直是南辕北辙。
这也难怪,他们一个是政治学院指导员班毕业的学员,一个是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的“一级杀手”,他们在很多问题上意见都无法统一。首先,陆战队里的许多事情都与众不同。按一般想象,夜里急行军,遇到个泥坑,一定是战友们互相关照、搀扶着过去。而陆战队一切从战时着想,讲的是个人战斗意识,遇到情况不是互相帮助,而是互相“整”。连长在前面发现个水坑,他决不提醒你,躲到一边看着你往里掉。如果是老兵,看见一片亮,唰,闪过去了,新兵就可能掉到水里,掉到水里还要挨骂。通俗地说,陆战队员就是要自己给自己找苦吃。
外界都知道海军陆战队的生活艰苦,到底艰苦到什么程度?有的新兵刚来不习惯,练越野赛跑,练擒拿格斗,大腿疼得上厕所都蹲不下去,一个个累得直哭,但是照样坚持训练。在那里,谁不强壮谁就被人看不起。那里处处都体现着男人的阳刚之气。
张苏岱就是用在陆战队里养成的习惯和思维来训练新兵的,因此对一班班长高中升体罚新兵的做法并不感到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贺加贝仅仅被班长踢了几脚就临阵脱逃,实在脆弱,此风不可长,必须严肃处理。还说他爸他妈没打过他,班长踢了几脚就委屈的不得了。张苏岱大吼,班长是什么?班长是士兵之父!
佟一丁隐约记得,班长是士兵之父的说法版权属于一个外国将军。他在心里笑,这个自称是一介武夫的连长,说起那些带兵的歪理,还一套一套的。
由于“贺加贝事件”涉及到独子新兵连的训练方向问题,而连里的军政主官在此问题上分歧太大,支委会难以形成决议,最后只好将这个问题上交,请团里仲裁。
团长臧大捷在电话里对张苏岱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赞成你的做法。把这个连弄岛上去干什么来?就是让他们吃苦的!
佟一丁觉得,下一步,他这个指导员难干了。在院校学习的时候,所有的教材都没有介绍怎么和一个“军阀主义作风”的连长共事。难道我军历来倡导的“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不要继承和发扬了?
四
独生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以我为中心。一班共有10个新兵,一开始谁也不服谁。比如那个小胖子台进,父亲是乡镇企业家,据说家里有的是钱,家在小镇,他本人却是城里一所贵族学校长大的。有人开玩笑说,一看他肥头大耳的样,就知道他家是个暴发户。他来当兵是因为他父亲当过兵,知道当兵管得严,见世面,出息人。再比如那个瘦高个代久刚,虽然家在农村,家境贫寒,但他学习好,他是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当兵的,全连没人能比。他来当兵是因为父亲突然生病住进医院,把原来给他准备上大学的学费花光了,他又不愿意一辈子当个农民。还有那个奶油小生史小来,尽管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个人学习成绩也一般,但他在家是他们那个街区的孩子头,(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