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鸽子海(1)《核潜艇艇长》(2)
船长要过那封电报看了看,问他道:“铁柱,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
“不会有别的事吧?”
“一般不会。”
“是你原来的对象又回心转意了?”
“不会。她已经和别人结婚了。”
船长想了想说:“你今年的假还没休,干脆借这个机会把假休了吧?”
莫铁柱点点头。
二
莫铁柱的家乡是山区,不通火车,公共汽车也只通到县城。从县城到乡里可以坐带篷的三轮摩托,从乡里到村里还要走十多里山路。莫铁柱一路上都在琢磨电报上的那5个字:速回家结婚。怎么也想不出合理的答案。他已当了6年兵,这还是第一次接到家里的电报。别人家来的电报,不是母病重,就是父病危,或者是爷爷病故,还没见谁来电报催着“速回家结婚”的。结婚可是人生大事,一般都要经过精心计划和准备,然后选择“良辰吉日”进行操办,哪有“速”办的?更何况他现在连女方是谁都不知道,就结婚?
过了那座帽儿山就到庙儿沟村他的家了,天色将晚,莫铁柱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那帽儿山是因为山头形状像一顶帽子而得名。庙儿沟村则是因为山沟里的一座不知何年何月修建的土地庙而得名。帽儿山的南面还有一个大“帽檐儿”,下面可以躲雨避风,能容纳一二十人。只是由于山势陡峻,一般人很少涉足。莫铁柱当兵之前倒是常去那里,还和原先的女朋友在那里幽会过一次。
莫铁柱原先的女朋友叫玉娥,也是他们庙儿沟村的姑娘。上小学的时候是同学,没上初中玉娥就辍学回家了。按当地人的观念,女孩子识几个字就行,读书多了没用。庙儿沟村共有三十多户人家,沿着从山沟里流下来的一条小河的两岸而居,莫铁柱家住上游村头,玉娥家住下游村尾,平时常见面,也就相熟。少男少女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有限的视野中寻觅意中之人。莫铁柱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人也长得有几分帅气,因此就格外受姑娘们的青睐。村里的姑娘文化都不高,也都比较“野”,和青年后生开一些粗俗的玩笑并不被人们认为有何不雅,相比之下,倒是那些后生更“矜持”些。不过姑娘一结婚,就要“收敛”一段时间,作出一种淑女状。等到她们当了母亲随时随地坦胸露怀奶孩子正式进入“老娘们”行列的时候,她们就会比当姑娘时更加肆无忌惮,不但出言无忌,就连行为上也不含糊,几个女人一轰而上,把某个青年后生按在地上,捧着丰满的乳房往其嘴里挤奶水,是常有的事。这在当地是一种风俗,不仅庙儿沟村,附近的村子也是如此。
不知有多少个姑娘曾经当面问过莫铁柱:铁柱,我给你当媳妇你要不要?每当这时他都会在姑娘们的戏笑声中羞得面红耳赤。只有玉娥从来不参与这样的戏闹,总是远远地望他一眼,然后就匆匆把目光移开了。尽管那目光如闪电一般稍纵即逝,却常常被他及时发现并用目光抓住。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只是这样“眉来眼去”,从没说过什么,也没做过什么。直到有一天一场山雨把他们赶到了帽儿山的“帽檐儿”下,他们的恋情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那天,莫铁柱到山上割葛条,正攀到山顶的帽檐儿处,忽然天上落下大雨,他就赶紧跑到帽檐儿下面去躲雨。雨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帽檐儿上形成一道水帘,就像《西游记》里的水帘洞似的。透过水帘向外望去,一片洁白迷蒙,自己仿佛身居于仙人洞中。他在洞边割了几把没有淋上雨水的枯草往地上一铺,懒散地躺了上去,感到浑身舒坦,像进入仙境一般,如梦如幻。
就在这时,一个湿淋淋的身影一头闯入他的幻境,细一看,那人竟是玉娥!他揉揉眼睛,以为在作梦,等他终于明白过来这不是梦时,他才惊奇地问:你怎么来了?
玉娥放下挎在胳膊上的小筐说:采药。我妈病了。玉娥说着打了个寒战。已是深秋,山里的阴气重,玉娥的衣服全湿了,自然就冷。
莫铁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对玉娥说:快把你的湿衣服换下来吧,不然会感冒的!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