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没有“之父” —— 简评当下典型宣传的不良风气(2)
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提交了关于开展研制我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报告,并很快得到批准。因为外国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毛泽东在1959年10月发出号召:“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2年初,根据国内形势的需要,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
1965年3月20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第11次会议,批准核潜艇工程“上马”。
1966年,六机部成立09工程(即核潜艇工程)办公室,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副院长陈右铭兼任办公室主任。
1968年2月,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之下成立核潜艇工程办公室,负责处理研制核潜艇的协调领导和管理日常工作。陈右铭为主任,陈世谦、李海亭为副主任。
核潜艇工程开工后,为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于1969年10月成立了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不变,在中央专委领导下工作。核潜艇工程办公室下面有四个专业组:总体、动力、武备、电子组。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1年8月23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开始航行试验。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

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参考消息网 )
1979年9月,为了加强核潜艇工程的技术抓总和协调,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任命彭士禄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纬禄、赵仁恺、黄旭华为副总设计师。
1983年3月19日,黄旭华接任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改为顾问。
从上面介绍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核潜艇工程最早是由聂荣臻元帅提出来的,整个工程是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周总理是中央专委主任,中央专委下面有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面有核潜艇工程办公室,办公室下面还有四个专业组,专业组下面才是各个专业单位:总体、动力、武备、电子部门。黄旭华只是总体部门的一个副总工程师。
当媒体把“中国核潜艇之父”这个头衔往黄旭华头上一戴,立刻就在核潜艇的圈子里炸了锅。最有代表性的言论是:假如中国有10个“核潜艇之父”也轮不到他啊!更何况“之父”只有一个!(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2]

顶一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