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参试战友:寻访第十三人 李贤作《不要忘记他们》(2)

我是1968年初中毕业从辽宁复县参军入伍的,一入伍就分到了青岛潜艇第二支队115号潜艇上,在艇上我干的是鱼雷专业。刚到115潜艇上时,艇上的领导告诉我们说115潜艇是伟大领袖毛主席1956年视察过的潜艇,我们能够分到毛主席视察过的潜艇上工作那是非常幸福的事。因此我们在学习训练中格外勤奋刻苦。我入伍时虽然是个初中生,但面对复杂的鱼雷专业,学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但那个时候我非常努力,除了出海训练外,一有空就学习专业,当时我们鱼雷部门的吴劲松、柴国栋、李北义等几个部门长都是军校毕业的大学生,当我有看不懂的鱼雷结构图、原理、电路图时,我都向他们请教。另外,我的军士长、老班长专业也很好,平时手把手地教我操作。我到艇上不到一年,实际操作鱼雷发射管、保养鱼雷等已经很熟练了。1969年1月10曰那一天是我当兵期间最难忘的一天,那一天是毛主席视察115潜艇13周年纪念日,这天海军特授予我们115潜艇为“56 —110”荣誉舷号。海军萧劲光司令员亲自到我们码头来参加授予荣誉艇号庆祝大会,我和艇上的官兵一起参加了这一庆祝活动。

当时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觉得在毛主席视察过的潜艇上工作,真的很光荣,很骄傲,觉得干不好工作对不起毛主席。

寻访参试战友:寻访第十三人 李贤作《不要忘记他们》

去上海参加模拟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是我的部门长吴劲松找我谈的话。记得那天晚饭后,吴部门长说小李咱俩出去谈谈心,那个时候全艇干部、战士几十号人都是睡在一个大屋子里,领导要找我们个人谈点事没有地方,都是出去到海边走走,一边散步一边谈心就把要说的事说了。记得吴部门长跟我说:“小李啊,你到艇上已经两年多了,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你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组织上也正在考虑你的入党问题。现在,组织上决定派你去上海执行一项试验任务,希望你能完成好组织交给你的这一任务,经得起党组织对你的考验。这次艇上和你一块去执行任务的共3个人,除了你以外,还有舰务班的陈素平、轮机班的吴茂杰,他俩入伍比你晚一年,你是老兵,到了那要起带头作用,给他们做好榜样”。听了吴部门长的话,我当即表示保证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一定用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对我的考验。吴部门长找我谈完话的第二天,我们3个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出发的日子是1970年11月下旬,我们到支队报到后与其他艇上的同志一起出发去上海的。临行前在支队小会议室支队首长还专门给我们讲了话,这也是我当兵以后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聆听支队首长的讲话,心里嘀咕这么大首长亲自给我们讲话,可见这次执行任务非同一般。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按照科研人员的安排,前期不断地给我们检查身体,身体检查的非常仔细。除了检查身体外,那里的领导组织我们政治学习,给我们讲执行这次试验任务是落实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重要指示,意义重大。要求我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把试验任务完成好。经过了大约1个多月的准备,我们就进入了模拟舱,开始了 12 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

模拟舱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大家最不适应的是噪声,舱内温度高还可以忍受,无非是不停出汗,可是这个噪声真是烦人,这主要是模拟舱内的噪声没有高低变化,从进去值更开始到值完4个小时更,一直是同一个分贝的噪声,对这一始终不变的嗓声我感到有种说不出来的烦躁,有时想着这该死的噪声会不会把我给逼疯了。我的身体状况在参试的14人中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开始的几十天内,我没有出现像其他战友那样失眠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便秘等情况。我到点了照样吃,照样喝,照样睡,成天乐呵呵的。战友们戏称我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其实,身体再好也经不起长时间的模拟舱生活,进舱约七八十天以后,我也觉得不如刚开始那一阵精神了,明显感到力气小了,乐不起来了,话也不想说了,吃饭也没胃口了,睡觉有时也睡不着,整个人都蔫了。但比起其他参试战友,我自己觉得仍比他们要好一些。再有,在模拟舱生活跟实际出海是不一样的,潜艇在实际出海过程中那是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的,需要随时处置,出海中头脑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在模拟舱里就没有潜艇出海中的那样一种气氛,虽然有时也拉“战斗警报”,但我们头脑里第一感觉就是模拟,不会真有什么事,因此也就紧张不起来。再有就是我们值更时所干的工作很单调,不是练练收发报,就是修修仪表什么的,基本是不断重复,时间长了也没有新鲜感了。倒是那些舱室外保障我们的科研人员很辛苦,自我们进入模拟舱后,他们就24小时不间断地为我们服务,观察我们在舱内的工作、生活情况,每天为我们测身体各项指标,为我们送饭洗衣服。什么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在模拟舱试验期间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12 0天试验,我们除了 一位战友因身体原因提前出舱外,其余13人都坚持到了最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出舱时,我们基本都耗尽了力气,走路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但这种情况在出舱后不久就得到了明显恢复。

我执行完12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任务后又回到了56 — 110潜艇上,我的部门领导说我任务完成得很好,经受住了组织对我的考验,半年以后的1972年1月,党组织批准我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期间,我还参加了我们艇的出海远航。到了 1973年2月,我服役期满退伍回到家乡。

有关参加12 0天核潜艇远航人员耐受力试验的事已经过去48年了,当年的许多事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和我一起参试的战友我也只能记起三四个。我们艇上和我一起参试的陈素平、吴茂杰两位战友自我退伍后再也没有任何信息。我唯一留下的是当年参试结束后的两张全体参试人员的合影,两张我们几个战友在上海时的照片,还有海医所发给我的一本日记本。老李说完,给我们拿出了他珍藏了 48年的照片和日记本。(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9]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