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参试战友:寻访第十三人 李贤作《不要忘记他们》(3)




我们告诉老李,你们艇上和你一起参试其他两位战友我们也寻访了。陈素平退伍后去了广州远洋公司外轮工作,现退休在江苏南通市,生活过得挺好。你金县老乡昊茂杰退伍后也到了远洋公司外轮工作,退休后回到了老家,可惜的是前几年因患癌症去世了。老李一听昊茂杰已去世,难过的沉默了好一会。
李贤作退伍回到老家两年后,在大连航务三处找到了一份工作,干了两年又回到复县在老虎屯水果站工作,后来老虎屯食品站招工被录取,在食品站被转为正式工,一直干到1990年食品站解体后下岗。下岗后回到村里种地到现在。
说到家里的情况,一直在炕沿上坐着的老李爱人闫淑琴抢着说开了:
俺家老李是个好人,俺俩1974年结婚,结婚第二年就生下儿子李卫。刚结婚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住在父母家。现在住的房是老李在老虎屯食品站工作后盖的,老李刚工作时才几十块钱工资,我们生活得很清苦。当着战友的面我都不好意思说,老李下岗后不但拿钱少,还要每月自己交养老保险金。这期间儿子上学、结婚、买房子都需要花钱,我们实在拿不出钱,儿子在大连买房贷了款。办理退休手续后,老李一开始拿1千多退休金,这几年每年都涨点,现在已经每月拿到2900元了。我们现在还种着几亩地,一个蔬菜大棚,地里主要种粮食,粮食不值钱,大棚蔬菜卖出去只能挣几个零用钱。在农村,我们老两口开支不多,老李的退休金基本够我们老两口生活的了,如果能存上几个钱,也主要是养老。儿子儿媳都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上班,孙子15岁上初中啦,他们自己生活的挺好。我们老两口目前不需要他们负担我们。老李今年已经71岁了,我1951年的,也快70了。各种老年病都来了,老李在部队时血压就高,高血压病几十年了,现在有时一量高压180,低压140,很吓人的。他腿不好,走路一拐一拐的,那是得了较严重的滑膜炎,这个可能在部队时落下的病。还有,老李得过甲亢,冠心病的帽子早就戴上好几年了,眼睛也老花得很厉害,看不清东西,耳朵很背,那是参加试验时落下的。别看他气色不错,其实是外强中干。老李老伴说到这,自己哈哈笑了起来。我们家老李这一辈子特能吃苦,无论在哪干都是这样,有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嘴上从不叫苦,做了好事回家也不说,他在食品站工作那会,领导号召职工义务献血,他献了好几回,回家也不跟我和孩子说,直到有一次拿家来献血证书,我和孩子看到后才知道他在单位多次义务献过血。你们说说是不是当过兵的人都这样?我们马上回答说当兵的人都具有奉献精神!老李更值得我们学习。

已经傍晚了,我们两个按照惯例寻访完了应该请老李一家吃个便饭的,可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附近就没有个饭店上哪儿去吃饭?老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站起来准备做晚饭留我们在他家里吃饭。我们几个一商量,不能留下吃饭,给老两口带来麻烦。决定给老李留下几个钱我们还是走,另外我们还给老李带了一顶绣有潜艇图案的帽子,一件印有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图案的T恤衫,一并交给老李留作纪念,老李收下了纪念品,就是不收钱,在其他几个战友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收下了,我们这才心里踏实了些。
临别时,老两口一一记下了我们5个人的手机号码,老李说,儿子给我买了个老年手机,我基本不用,成天放在抽屉里,很少带在身上,因为平日里也没人找我,儿子一家找我一般都打家里座机,我退伍回来46年了,第一次有这么多战友来看我,看到你们,我激动啊!几十年前参加了一次试验,我都不大去想这件事,可你们居然还想着,还专门为这事来看我,我做梦都想不到啊!太谢谢战友们了!
走出院子,出大门,我们回头看到家门上和大门上均未挂上“光荣之家”的牌匾,问老李,怎么没挂上“光荣之家”的牌匾呢?老李回答说今年镇上通知当过兵的去登记,我去了,在那登记了一半说系统坏了,让我先回去,等通知再来。这不,通知还没来,所以牌匾还没发。我们听了,心情不免有点沉重,但又不能打击老李的情绪,只好安慰他,再等等,估计过不了几天通知就来了,到时会敲锣打鼓上门给你家挂“光荣之家”牌匾的!老李两口子听了都笑了。

离开老李家,回到瓦房店已是晚上近7点了,瓦房店市内霓虹闪烁,灯火辉煌,一片繁荣景象。孙世敏战友安排我们到他儿子开的饭店吃晚饭,我们5个曾经在一艘潜艇上工作过的战友分别几十年后又相聚到了一起,大家回忆不完当年在潜艇上工作的点点滴滴。席间,又聊到了李贤作,感到他目前的身体、生活状况令我们有点担心,好在我们留下了他儿子的电话,想给他儿子说说,希望能多回去看看,照顾一下父母。
从瓦房店回来后,我们给老李的儿子李卫打了电话,谈到了见到他父亲的一些情况,希望儿子多回去看看父母,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同时,儿子还给我们提供了他父亲的一些信息,尤其是父亲1990年下岗后的一些情况,连续几天通过微信发给了我们:(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