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
十、电工兵陆根大
陆根大(1946~),上海市人。1965年9月入伍,在海军潜艇士兵学校电工班当学员。1966年9月任北海舰队127潜艇电工兵。 1970年2月退役,在上海电力燃料公司当职员。1979年12月任上海华东电业管理局劳资处经济师,1993年6月任上海华东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经济师,1997年任上海华东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经济师、监理工程师、办公室主任。2006年1月退休。

我上艇的时候,陆根大已经退役,不过对他的名字却不陌生,因为常常会听到老同志说起他。至于为什么说到这个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孙元明帮助联系到他,他很快发来了照片和文章,这时我才知道他的模样。他写的文章题目是《难忘的岁月》。是啊!那些青春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总是最难忘的。

难忘的岁月
陆根大
1966年下半年,我从海军潜艇士兵学校(第十一期电工班学员)培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海舰队127潜艇,从此,在127艇上度过了一段人生中极其宝贵的美好时光。
当时127艇刚刚结束中修,全艇绝大部分官兵从未出过海,要把这样一批人训练出来,必须从基础科目一点点起步。可是,“文革”运动开始了,各种极左思潮也影响到部队,历年留传下来的军事训练教材被废弃,一些谬论甚嚣尘上,“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等等。重视军事训练往往被扣上“单纯军事观点”、“走白专道路”的帽子,致使部队官兵思想一度很迷茫,部队战斗力有所下降。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对每一位指挥员的严峻考验。
在如此严峻的考验面前,张连忠艇长和127艇党支部“一班人”顶住各种压力,带领全艇官兵坚持搞好军事训练。张艇长经常带领大家清晨天不亮出发,直到夜幕降临才返航。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很短时间里,我艇完成了所有训练科目,进入战备值班行列。
张连忠艇长言传身教,全艇官兵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和“五好战士”,我也在1969年8月1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1969年10月1日参加了建国二十周年阅兵式,我们海军方队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四年的服役期,在人生的长河里是短暂的,但在127艇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使我懂得了观察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为踏上日后的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让我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1970年,我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地方,但我的心始终与127艇连在一起。当得知艇上人才辈出,多人成长为将军,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特别是我们的艇长还担任了海军司令员,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上将军衔,更是感到兴奋,这是我们127艇的光荣和骄傲!
踩一下[0]

顶一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