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舰务班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十、舰务兵邱殿华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邱殿华(1950.9.26~),河南省永城市(原永城县)人。1969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舰务兵。1975年3月退役,在永城市水利局工作,后调到永城市高庄镇政府工作。2005年因健康问题,55岁提前退休。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邱殿华和我同年入伍,但他要比我们显得成熟。这成熟不仅仅是因为他比我们大几岁,更重要的是,他在入伍前就结婚了。据也是同年入伍并和他在一个班的徐宝辉说,邱殿华是在收到入伍通知书之后结婚的,婚后不几天就来部队服役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我没有向邱殿华核实。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我们那一批新兵中唯一结过婚的人。大约在当兵一两年之后,他妻子就来队探亲了,让那些年纪和他相仿却还没有结婚的战友们好生羡慕和嫉妒。
邱殿华个子不高,肤色较黑,我们刚上艇那会儿,有的老兵叫不上他的名字,就称他“那个小黑子”。我和邱殿华在一个部门,经常一起上艇值更,应该说比较熟悉,也许是他过于“成熟”的缘故,如今让我几乎没有什么“故事”的记忆。他退役之后,便和我们失去了联系。这一次,我是通过河南的战友田华忠利用公安局查询系统找到他的。我和他通了话,他那个浓重的河南家乡口音,和40多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我约他写文章,他说不知道写什么,我就让他写写和马绍臣、姜龙宝一起参加核潜艇人体生理试验的那一段,他很快就写来了。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的核潜艇生理试验经历
邱殿华
 
我1975年离开部队,转眼已过40余载。近半个世纪前的往事,现在回想起来,犹如昨日,历历在目。
当年我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来到北海舰队青岛潜艇支队,被分配到127潜艇当了一名舰务兵。班长梁吉和与其他老兵手把手教我学习潜艇构造、值更、出海操练,训练中我不怕苦、不怕累,很快掌握了本岗位的操作技术。
1970年11月的一天,艇上副政委戚道顺找我谈话,说支队准备派我到上海参加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问我愿不愿意去。作为新兵,我对这次科研任务充满好奇。我说:坚决服从领导安排,不辜负领导期望,保证完成任务。
1970年11月25日,我和我们艇的姜龙宝、马绍臣以及其他艇的几个同志乘船前往上海。到了那里才知道,我们是为我国核潜艇未来艇员做挑战人体生理极限试验。当时研究所的领导让我们都写了决心书,内容就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坚决完成任务等。科研人员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进行了反复详细的检查。在这期间,我们在上海体育学院老师的指导下,锻炼身体,为进舱做好充分准备。
1970年12月底的一天夜里,海军医学研究所用汽车把我们拉到进行试验的地方,然后开始了漫长的120天“远航”试验。这是一个模拟潜艇建造的实验室,和潜艇一样有7个“舱室”。研究人员根据核潜艇长期在水下可能出现的情况,营造出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灯光昏暗,空气混浊,高温、高压、高分贝的噪音。在这120天中,研究人员24小时值班,在外面观察我们的身体反应,不间断地给我们检测身体变化情况。
我们一共14个人,分为两更,一更7人,分别在不同的7个舱室里,每天只有在吃饭时才能凑在一起说说话。我们吃的是根据潜艇的特点专门生产的便于保存的远航食品,以脱水菜干和罐头为主,几乎没有新鲜食物。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家没有什么胃口,消化也不好。我记得当时我13天才大便一次。研究人员做了详细记录。
参加试验期间,120天大家完全与世隔绝,每天除了值更就是睡觉。“远航”试验中,由于身体不适应舱内的环境,经常失眠,前40天身体还可勉强支撑,到后来的一段时间,特别是最后几十天,听力急剧下降,身体感觉非常难受,两腿发软,头重脚轻,连走路都是摇摇晃晃,脑袋发胀,耳朵嗡嗡作响,看东西时两眼模糊不清,经常出虚汗,血压达到140—180左右,从此我也落下了高血压病,至今一直在吃降压药,耳朵现在还是听力较差,同时还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膝关节时长隐隐作痛,每年都要花费2万元之多住院检查治疗。
1971年4月底,我们完成了120天“远航”试验任务,当晚,我们从“潜艇”里出来,被直接送往研究所驻地,驻地房间里拉着黑色的窗帘,密不透光,专家嘱咐我们10天内不能见阳光。在这期间,我们有几次用黑布蒙着眼睛,光着身体照紫外线。十几天后,天蒙蒙亮,我们获准走出房子,犹如小鸟飞出笼子,感到非常高兴、自在,感觉外面的空气格外的新鲜,微风吹拂在身体上觉得特别舒服,就是眼睛见了阳光,很长一段时间都感到刺眼,一直流眼泪,浑身麻木,四肢无力,感觉没有精神。但是,我们能为落实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指示,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试验任务完成后,我回到部队,艇领导非常关心我的身体情况,给我一个月时间休假保养身体。假期结束后,回到127艇,我积极参加出海训练。由于我工作认真,踏实,不怕苦,不怕累,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在1974年3月6日,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1975年3月,我退伍回到老家。1976年被分配到永城市(当时叫永城县)水利局工作,1980年调到永城市高庄镇(高庄公社)工作。部队良好教育和培养,使我养成了坚定的意志和正直的性格。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军人的风格,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作斗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永城市先进工作者,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如今,我看到我军核潜艇事业蓬勃发展,心里非常激动、高兴、自豪,因为我为核潜艇建设出过力,流过汗,辉煌的背后也有我的贡献。
 

第四章 机电部门 舰务班(3)《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