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艇部 六 副政委孙承勤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第一章 艇部
六、副政委孙承勤

孙承勤(1940.6~),山东省荣成县人。1959年12月入伍,1961年6月入党,1974年初任155潜艇副政委,1977年12月任210潜艇政委,1980年5月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1986年6月任核潜艇基地政治部主任,1988年任基地副政委。1988年授海军大校军衔。1995年11月退休。

前文我曾说到,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贵人”,孙承勤也是“贵人”之一。
1974年8月,我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我的第一篇作品——诗歌《出航》,收到杂志社寄来的样刊,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想跟别人说,又不好意思说。样刊只有一本,我怕被别人拿走了找不回来,当宝贝似的压在枕头下面,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当时每个艇都订有《解放军文艺》,但是通过邮局发行的杂志,要比杂志社直接寄来的样刊晚几天。有一天,支队在大礼堂开大会,有人把刚刚收到的《解放军文艺》杂志带进会场,而且在上面看到了我的名字,就来问我:这个李忠效是不是你啊?我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假惺惺地说:可能是重名吧!
我当时业余写作都是私下里“偷偷摸摸”进行的,很少有人知道我在投稿。后来不知孙承勤副政委怎么知道了这件事,很认真地对我说:能上《解放军文艺》很了不起啊!我得向支队文化科汇报。
据说,孙承勤曾经当过新闻干事,对于写稿、投稿之类情况非常了解,知道报纸、杂志的规格。本来我没觉得这事有什么了不起,让他这么一说,我也高看自己一眼,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此后,我又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几首诗,被人称为“战士诗人”,1975年还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一篇散文《鱼雷攻击之前》。
我想,如果没有孙承勤向支队政治部汇报210艇有个“小秀才”,机关就不会注意我,也不会有要我去机关当干事的动议了。
也许是因为我会写点东西吧,孙承勤就有意对我进行栽培,给我创造了各种锻炼的机会。有一次,他对我说:忠效,我给你数了一下,你身兼六职啊!
我当时是轮机班长、团支部副书记、篮球队长、墙报委员、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业余演出队编剧。可不是嘛!他不说,我还真没意识到。打篮球、出板报就不用说了,我还真以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的身份给全艇官兵讲过课,我编剧、导演的小话剧还在支队文艺汇演中得过奖。
1976年底我离开210艇以后,和孙承勤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有关他的情况,我一直比较关注。孙承勤在全海军的政工干部中,大约是出海最多的人了。他在到155艇任副政委之前,曾在旅顺的潜艇支队政治部当干事,参加了该支队129潜艇30天远航;任155、210潜艇副政委期间,再次参加30天远航;1980年5月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后,参加216潜艇突破第一岛链30天远航。
他在任核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期间,参加了核潜艇90昼夜最大自给力远航,撰写了《核潜艇海上政治工作二十三法》和《政治机关如何在海上发挥作用》政研文章,被海军远航经验交流会采用;后来又参加了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圆满地完成了国防科工委和海军下达的导弹试验任务。
他在任核潜艇基地副政委期间,参加了核潜艇深潜、水下大深度高速航行、水下大深度发射鱼雷等三项国家级试验,安全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撰写了《如何做好核潜艇执行重大任务期间安全保卫工作》政研文章,被海军、舰队刊用;参加了某艇员队的首次核潜艇全训和两次执行演习任务;参加了某艇员队出岛链到西太平洋的33天远航;还和某艇员队参加了海军组织的“对大型岛屿实施海上封锁作战”的实兵对抗演习。(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