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航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第二章 航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第二章 航电班

 

第二章 航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一、航电班长徐祝平

 

第二章 航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徐祝平(1947.8~),上海市人。1965年8月入伍,进入海军潜艇士兵学校,1966年9月被分配到127潜艇工作,历任航电兵、航电班长。1970年1月退役,同年3月进上海感光胶片厂工作,历任仪表技师、保卫科干事、武装部干事、武装部部长、动力设备科电气设备工程师等职。2007年8月退休。

 

第二章 航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1970年1月上艇的时候,徐祝平已经退役,我没见到他,不过对他的名字却不陌生。当时我们轮机班有个1969年入伍的老兵叫徐继平,很多人会把他叫作“徐祝平”,就这样,我记住了“徐祝平”这个名字。

据冷万富回忆:

老班长徐祝平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热情真诚。我们那批新兵有一部分没有经过教导队专业培训,直接分到艇上,说是搞“训练改革”。我上艇后,徐班长毫无保留地把他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我,使我很短时间就能独立操作。他那种热情让我至今难忘。

据老艇长张连忠回忆:

徐祝平那时很调皮,说话也随便,一次我参加一四部门政治学习,徐祝平和舵信兵马贵先争论航电和舵信那个重要,他说:“《大海航行靠舵手》,没有我的罗经,你这个舵手能行么?”我批评他:“不要乱说!”

老艇长说到这段往事,哈哈大笑。接着说:“那时候他调皮,现在我还挺想他的!”可见徐祝平当年的调皮留给老艇长的印象很深。同时也说明,调皮的人更能让别人记住。我编此书就深有体会,少言寡语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故事可写。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七拐八拐找到了徐祝平,那时我们没有见面,只是通通电话,如果说“闻其声,如见其人”,那么我们也算“一见如故”。从那之后,我们经常通电话,就像是在一起战斗了很久的老战友一样,而我们真正见面,还是多年后的2014年夏天,在青岛聚会的时候。我发现老徐真是个很热心的人。

2015年12月9日晚上,原127潜艇无线电班长陈献彩去世。第二天徐祝平得到消息,马上就通知了我。我知道陈献彩是张连忠司令员最欣赏的老部下之一,我马上通过张司令的秘书衡大鹏向张司令汇报,张司令嘱咐秘书:一是以他的名义给陈献彩送花圈,二是给陈献彩的家人打个电话表示问候。原127艇舰务军士长陈再恒得知陈献彩去世,要从青岛赴温州为老战友送行,徐祝平表示也要去,于是我就委托他们二位代表张司令,代表127潜艇的老战友去温州最后送老陈一程。

老战友的情意,在送别陈献彩这件事上,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分别向我通报了去温州的情况,我又当面向张司令做了汇报。张司令为陈献彩的过早离去感到惋惜,也为他的老部下有这样深的情意感到欣慰。(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