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三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潜艇上人员编制少,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合在一起,就成了“二三部门”。
二三部门长也叫鱼水雷长,下面有鱼雷班、鱼电班,还有一个防化兵。鱼雷班有军士长、班长,鱼电班没有军士长,只有班长,防化专业连班长也没有,只有一个防化兵。平时防化兵也当鱼雷兵用。

第三章 二三部门
一、部门长杨兆忠

杨兆忠(1940.11~),辽宁省营口县人。1960年7月入伍,1967年7月从海军潜艇学校(现海军潜艇学院)毕业,任127、155、210潜艇二三部门长;1975年1月起任北海舰队第二训练团、旅顺基地干部教导大队航海教员(副团职);1984年4月任大连潜艇支队鱼雷业务长。1986年11月转业,任大连海运学院教务处科长,1992年1月任辽宁省轮船总公司人事部经理、海安室主任。2000年11月退休。

我1970年1月上艇的时候,艇上有三个二三部门长,除了杨兆忠,还有张岩和刘曰忠。张岩曾到地方“支左”一段时间,当时是杨兆忠在家主持二三部门的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杨兆忠在本艇工作时间比较长。从他的简历上看,我和他在一个艇队生活了6年,但他是部门长,年纪大,资格老,又和我不在一个部门,我俩在工作上基本没有什么交集。时过40多年,我一时竟想不起他有什么故事可写。
我在“曾经的127”微信群里向老战友求援,于水洋热情相助,给我提供了一些素材。
据于水洋回忆:
1970年夏天,127艇根据上级的安排,从栲栳岛开到胶州湾,在胶州湾进行海上装雷训练。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准备早打、大打、打核大战,并且发扬打人民战争的光荣传统,假想在装卸码头被敌人摧毁的情况,怎么在海上用渔船给潜艇装鱼雷。这次海上装雷,就是杨部门长具体组织指挥的。
事也凑巧,这次编辑本书,声纳班老兵顾影晨给我提供了一些素材,其中有一段就是写的“海上装雷”的故事。
顾影晨是这样描述的——
海上装雷训练,接近实战,难度很大。在大海里,渔民们运送补给物资,其难度最大的不是与地方协调,而是鱼雷进舱,首先要解决起吊设备,其次要解决风、浪、涌造成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摇摆和颠簸。在杨兆忠部门长的指挥下,我们装雷组反复研究,用缆绳固定好靠在我艇左右两舷的渔船,再将两船的桅杆合扎作杠杆,挂上铁葫芦,使之“三合一”形成整体,要摇一起摇,要摆一起摆。我具体负责牵引鱼雷,起吊时防撞吊杆。鱼雷进舱要防撞升降口,又要防止失控滑脱。由于分工明确,职责到人,装填小心,因此结果十分圆满,有质有量地完成了胶州湾装雷训练。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