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情深 —— 我在大榭的战友(5)
赵兴德
1950年8月出生,是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人。1969年2月入伍,在外长山要塞区两栖侦察队当战士,1970年9月调到海军潜艇22支队。人伍前,他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书没得念了,回乡先当小学教员,后到公社机关当办事员。于是,在那一茬年轻人中,拥有初中文凭的他入伍后成为连队“小秀才”,写个广播稿、出个黑板报,少不了他。

2018年1月赵兴德(左)、张力(中)、刘志深(右)在北京合影
起初,连里将他分到了炊事班,做饭、养猪,他干得很是带劲儿。之后,得知他能写会画,直属队把他调去做宣传工作。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从陆军调潜来到海军潜艇22支队后,就又被调到政治部新闻报道组,于是我们一起在柳友定干事的领导下工作。他勤奋好学,文章写得很不错。他为人谦和,与战友们相处的十分融洽,而且乐于助人。他到海军报之后,凭借他的奋力拼搏、辛勤工作,在我国抗洪救灾、抗击“非典”等重大事件中深人一线,“零距离接触非典病人”的摄影报道,曾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奖。
2002年,他被任命为海军报社社长,重任在肩。他锐意进取,创新工作,以朴实无华、服务基层的工作作风再创佳绩。他编辑的新闻稿,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他采写的稿件,有两篇获得军区军兵种好新闻一等奖,4篇获得二等奖;他参与编著的《海洋的召唤》丛书(共10本),在2001年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中获三等奖,其中3本由他自己撰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国防科普作家”;他的两幅摄影作品入选“纪念建国55周年全军摄影艺术展”……。一名初中毕业的战士,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追求,成为人民海军的大校、高级记者。令我为他自豪与骄傲,更为之肃然起敬。退休后,他酷爱摄影,以飞鸟为题材的《母爱无疆》摄影作品更是技高一筹、寓意无穷。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1]

顶一下[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