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生活探秘:不谢的水下浪花 —— 一个潜艇军官的记忆

我曾是一名潜艇水兵,南海的波涛下有我青春的热血和真挚的情怀。如今我虽已离开了潜艇,但那片苍翠的椰林、湛蓝的大海,那些发生在水下“猫耳洞" 里的故事却常萦绕在我的脑际。
“水下尖兵"怕水上航行
当太阳从东边湿漉漉的山峦中露出彤红的笑脸,潜艇便离开了群山环抱的军港。海面上波涛激涌、潜艇深深地埋人谷低,艇首罩上了一道洁白的“幕布”,一会儿又昂首波峰破浪而行。这时,“猫耳洞”式的舱室里,一些没有固定好的物品随着潜艇有节奏地晃动,发出“咣咣当当"的声响,不少人则随艇的颠簸一口一囗地 “交公粮”。
潜艇兵怕的是水上航行,因为潜艇的吨位小、吃水又较浅,水上航行时一遇风浪就要颠簸。凡到此时,不论刚上艇的新兵,还是久经风浪的老兵,都没有了出海时的兴奋和潇洒。这天,潜艇在风浪的“簇拥”下急剧地摇晃着,休更的副艇长丛冬彬正躺在艇长室的上铺,脑袋的胀裂使他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心中的“波澜”伴随着一阵阵苦涩冲向喉咙。当班的无线电兵俞希军正坐在艇长室的门口,尽管他的胃里也有一条可恶的“小虫” 在蠕动,但他仍专注地观察着舱内的情况。突然, “哇”的一声,一股热烘烘的液体从天而降,顺着脑门面颊流淌。俞希军忙用手在头上摸,粘乎乎的一把,借着昏黄的灯光一看,满手鲜红。小俞当即惊叫道: “副长,你吐血啦?!”丛冬彬从迷迷糊糊中惊醒,顾不上“五脏六腑"倒了位置般的难受翻身下床。他朝俞希军的头上一看,果然是红红的一摊,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怕不是得了什么恶症?心中一阵紧慌,又说不出话来。这时,侖希军用鼻子在手上嗅了一下,觉得有一股浓浓的西红柿味,且还有一粒粒小小的西红柿籽,便问:“副长,你是不是吃西红柿啦?”丛冬彬一拍脑门: “对啊!出航前我爱人从菜地里给我摘了十多个西红柿,现在战备包里还有好几个呢!”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边道歉,一边催小俞去擦 “血”洗污。
潜艇上也有喜欢水面航行的水兵。舵信兵小陈似乎有特殊的体质,特别喜欢大风浪,他曾调侃地对我说:“风浪大好,别人都晕得趴下了,我可以多吃几块鸡大腿呀:"尽管他说得轻松,但也不能不承认,鸡腿吃下去也品不出滋味来。
也许是应了“水下尖兵”的美称,潜艇兵们都渴望到水下,因为,在海龙王的肚子里潜航,没有风浪的干扰。据科学计算,海面上8级风浪时,水深22 米处就基本上没有波浪的影响了,那时的感觉就象坐在陆地上的房间里一样,稳稳的挺惬意。这是水面舰艇的水兵们所无法享受到的,潜艇兵常常引以自豪。至于水上航行晕船的痛苦,则是每一名合格的潜艇兵必须承受和战胜的。(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1]

顶一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