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秘的潜艇部队

走进神秘的潜艇部队

本文作者

作为一个曾经在潜艇部队工作、生活过的军报记者,仅以此文,向生活、战斗在大洋深处的潜艇官兵表示深深的敬意!

2003年2月81日,农历正月十五过后,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奉上级命令,我离京赴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代理副政委职务,时间一年。 

在赴任的飞机上,望着机翼下浩瀚的大海,我内心既兴奋、激动又有点紧张、不安。等待我的将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全新的面孔。潜艇到底什么样?潜艇兵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神秘和陌生的。 

 走进神秘的潜艇部队

崇高的使命 博大的情怀 

潜艇,这种能潜能浮又能遨游大海的“钢铁巨鲨”到底是什么样?对我这个入伍多年的老兵来说,始终是心中的一个谜。一到代职部队,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目睹一下潜艇的“雄姿”。然而,潜艇给我的第一印象却使我大失所望。 

远远望去,停泊在码头上的一艘艘潜艇,钝钝的头部,圆圆的身躯,尖尖的尾巴,光光的脊背,在海风吹拂下微微摇晃。它既没有水面舰艇的伟长和壮观,也看不到作为“水下杀手”应配备的武备系统的威严,至少从外表上感受不到“深海幽灵”的阴森和恐惧。陪同我参观的干部科刘干事告诉我:停泊在码头上的潜艇露出水面的部分只占全身的三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身躯是在水下,只有进坞检修时,才能看见它的全貌。我问:咱们的潜艇(战斗力)行吗?他非常自豪地说:政委,潜艇可是咱们海军的“杀手锏”,世界各国(敌人)都怕它。 

“杀手锏”!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潜艇被称为“杀手锏”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渐渐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严格说,潜艇不是能炫耀国威的战舰,因为从它的外表是看不见什么枪炮和导弹的。从本质上来说,潜艇就是一个密闭的钢管。但装备了鱼雷、导弹和推进装置后,这根钢管却成为世界武器库中为数不多的战略与战术兼具的武器平台,显示出其强大的破坏力和威胁力。在20多年前的马岛战争中,当时,阿根廷海军并不畏惧英国由数十艘军舰组成的特混舰队。但当英国宣布“征服者”号核潜艇前往南大西洋后,阿根廷海军舰队立刻后退几百海里。而当“征服者”号击沉阿根廷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后,阿根廷海军连同其“五月二十五日”.号航空母舰立即全部退回本土港口,从此再也没有出航。 

古往今来,兵家都追求出敌不意、攻敌不备。而隐蔽性是潜艇最大的优势。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潜艇可以下潜到水下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深度航行,海水成为它的天然屏障。由于水下续航力大,自给力强,潜艇可以几十天甚至上百天在深海游弋,一旦发现目标,突然隐蔽地发起攻击;攻击完毕又能够在大海中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从它降临海上用于战事起,其行动就是神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828艘同盟国的商船被德意日等国的潜艇击沉,以致迫使同盟国平均“以52艘船只和100架飞机对付一艘德国潜艇,100名英国和美国军事人员来对付1名德国海军潜艇艇员”。担任过海军大臣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坦言:“战争(二战)中唯一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潜艇,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值得自豪的现在。它在当今世界各国海军的战斗力组成中举足轻重,是海军的宠儿和骄子。曾有专家预言: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发生大规模海战,潜艇有可能成为海洋的主宰。届时,任何亮在水面上的舰艇,都将在敌方精确制导武器的突然一击中毁灭。惟有潜艇,能在水层的遮掩下出没无常、沉沉浮浮、独来独往、出奇制胜。因此,潜艇势必成为未来海战的“杀手锏”和决战决胜的水下突击力量。 

潜艇是现代战争中的海军骄子。可潜艇艇员的生活训练却是异常艰苦。潜艇部队的特殊使命和任务决定了其始终处在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前沿,不仅平时要完成大量繁重的日常战备训练任务,而且经常单艇远离祖国大陆赴太平洋执行战备巡逻远航任务。远离基地作战、水下长时间隐蔽航行、单艇独立执行任务的特殊性,要求潜艇官兵必须具有很强的牺牲奉献精神。一次,随艇出海,恰与一艘驱逐舰一同出港。看到雄伟壮观的驱逐舰,我问一位声雷业务长,如果打击像这样的驱逐舰需要几颗鱼雷,他说,如果击中要害的话,两颗就足够了。我又问他,如果攻击航空母舰需要几颗,他说,六发齐射击中要害也差不多。我继续问道,攻击后,我们能摆脱吗?他怔了一下,笑得非常坦然地说道:“政委,如果真的打起仗来,我们攻击了就没打算回来。”这种牺牲奉献精神,体现了潜艇官兵的博大情怀。

走进神秘的潜艇部队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11]

踩一下[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