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潜艇失事和幸存者
作者简介: 张怀华,河南商丘人,1969年2月入伍,曾先后在海军潜艇22支队123/242艇、256艇,核潜艇基地402艇、406艇、401艇服役。1992年转业到青岛金融系统工作,2012年退休,现居住青岛市。
1970年10月18日,我从陆军第26军选调到海军东海舰队潜艇22支队,被分配到123常规潜艇。

我们这批“陆军老大哥”刚刚进入陌生的环境,便听到不少传言,诸如“巧克力好吃,寡妇难当”“潜艇就是一口铁棺材”之类的话语,对于本支队曾发生的418潜艇沉没事件,描述得更是恐怖至极,如此等等,着实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门外汉”一时在情绪上难以淡定。
418潜艇沉没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众说纷纭,版本繁多,那时候还处于保密状态,我也只能是在道听途说中知晓一些皮毛。
而对于418失事潜艇和幸存者王法全同志的真切认知,我还是在遇到两个当事人之后,才有幸更直接、更真实地了解到那段未被完全公开的秘密。这两个当事人,一个是当年参与打捞工作的老首长邢佩信副支队长,一个是418艇唯一幸存者王法全同志,
1981年5月的一天,支队分管装备技术的邢副支队长第一次随我艇出海。先前曾听说他与418艇有些渊源,且亲自参加了418艇水下打捞工作。我在艇长室见他和颜悦色,心情格外得好,便趁机凑上去,向他打探有关418艇沉没事件的秘闻。听完我的话,他没吭声,只见他用手扶摸着眼镜,注视着我,但从那凝重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在纠结。这情形我是没想到的,心中咯噔一下,不由责备自己,我这问得不适时宜了。然过后邢佩信副支队长还是怀着有些沉重的心情,和我聊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1959年1月,为做好解放台湾的准备,海军东海舰队在大榭岛组建了潜艇22支队,潜艇及人员主要来自于北海舰队,支队长张震春,政委南平波。新支队、新领导一个个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艇都训练成为能打硬仗的全训艇,在解放台湾的战斗中崭露头角。然这一年由于受到全军开展“批判彭德怀、黄克诚运动”的影响,三季度基本没有出海,要想完成全年任务计划,只有加大第四季度训练强度,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原训练有素的418艇成了训练中的重点。
对于418艇的情况我比较熟悉,艇长张明龙、机电长孙梦森是我军校的同学,艇上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都是在青岛并肩出海训练的战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无奈之中418艇也只好带病出海,政委未到任,由支队理论教员张前冲代理,机电长未到任,由动力长代理,其它岗位也是缺兵少员,这本身就犯了大忌。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2]

顶一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