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不要忘记他们——记参加模拟核潜艇远航试验的14位战友》(2)
(二)参试战友在试验过程中体现出的血性和奉献精神,希望能继承发扬。在我们寻访的每一位参试战友中,当回忆当年参试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能坚持到最后靠的是精神支撑。
在我们的脑海里,时常回荡着参试战友的朴素话语:
“那个时候我个人心里始终想着这是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作为军人,只要还活着,就必须要坚持到底,坚决完成任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党叫干啥我就干好啥,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只要死不了,我就能坚持到底,坚持到底我就算完成任务了”;“战友们都能坚持,我也一定要坚持”;“毛主席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如果我们完成不好现在的任务,那不就辜负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期望了吗?我们那个时候对毛主席的忠心那真是没说的,这也是我们在试验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坚持下来的呢?我认为是信念!我们14名参试人员中,有的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入党的在进模拟舱之前也都写了要求入党的申请书,在申请书中都写出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拿现在的话来说这是我们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完成试验任务的精神支柱”;“当年参加试验,是毛主席批准的‘09’工程配套项目,只要是毛主席批准的工程,我豁出命也要去完成”。
从这些参试战友朴素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持120昼夜,坚持90昼夜。还有那些参与试验的科研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不仅一丝不苟做好各项测试工作,而且承担了为模拟舱里的参试同志送饭洗衣服等所有服务工作。在这个群体里,人人心里想的是如何完成好试验任务,使我们的核潜艇早日形成战斗力,没有一人想到个人的得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些参试的战士每个月拿着6元、7元,最多8元的津贴。因为当时战士服役第一年的津贴标准是每月6元,第二年7元,第三年8元,到第四年也才10元。那时的当兵,是光荣、是吃苦、是流汗、是忘我、是牺牲、是奉献。更是一段难忘的人生体验。
我们感到: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保卫祖国安全、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今天,军人的这种血性、这种精神,仍然需要发扬和传承。我们也看到,在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中,存在着道德滑坡、自私自利、一切向钱看、只重物质,不讲精神,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等现象。试问在今天,如果再进行这样的一次试验,需要你在一个密闭的高温、高噪声、伴有多种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待上120昼夜、待上90昼夜,你去吗?即使给你10万8万,你去吗?除了军人,恐怕极少有人去。所以我们认为,如今虽然社会发展了,人们都过上好日子了,但军人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永不过时,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