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艇部一 艇长张连忠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8)

 

我的这些成绩,是与老艇长当年对我的帮助、教育和影响分不开的。人在一生中,有些时候只能听从命运的支配;而有些时候,命运也是抓在自己手里的,就看你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了。如果有人问我:你的座右铭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四个字:事在人为。

     

第一章 艇部一 艇长张连忠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6、三十天远航    

 

我在《一桩“冤案”》一节中曾经提到,1976年10月,我们艇本来准备远航,因为粉碎“四人帮”,上级为了稳定形势,取消了远航计划,我和张连忠一起到支队机关报到。他到支队当副支队长,我到支队政治部当宣传干事。一个月后的一天,我在支队机关食堂吃饭时,张连忠对我说:“小李子,咱们艇远航的任务又下来了。”    

我说:“我听说了。”    

他说:“我去,你也去。”    

我说:“好。”    

他又说:“你去,不是当军士长,当班长。”    

我说:“行。听您安排。”    

就这样,我在支队政治部当了一个月宣传干事之后,又回到艇上当了一个月的轮机班长。张连忠则是以支队副支队长的身份,参加远航,为王忠和艇长“保驾”。    

那次远航是从1976年11月18日至1976年12月18日,历时30昼夜,对济州岛、冲绳群岛附近及钓鱼岛以北海域进行侦察,圆满完成了支队“33”型潜艇首次远航训练。远航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这里我只说一件与张连忠有关的故事。据当时的声纳军士长沈铭回忆:    

一天傍晚,潜艇刚从经济电机航行状态上浮到潜望镜状态,即收到岸指电报,通报美国航母“小鹰号”就在附近海区活动。艇长问我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我报告“海面平静”。后来还是他在潜望镜中先看到一个空中红点(航母航行灯),直向我艇驶来。过了十来分钟,我终于听到了粗壮低沉的“嚯咝、嚯咝”螺旋桨空化噪声,转速只有七十多转。舵信班查资料,“小鹰号”航母有76米高,怪不得潜望镜早早就看到了它。这个航母的噪声是我海军潜艇第一次录下的“珍贵”声音,返航后被海军雷达声纳部灌注成唱片下发部队训练用。远航归来,我和张连忠继续到支队机关上班。    

据沈铭回忆,我当时还在《人民海军》报上发表了很长一篇关于210潜艇远航的报道,他说:“你曾在艇部采访过王忠和艇长和王学芳政委,那篇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的三件事,分的三个段落,分别是王忠和艇长、柳纪林机电长、沈铭声纳军士长……”    

沈铭言之凿凿,我却一点印象也没有。看来是沈铭的记忆比我好……    

张连忠从1967年到1976年,一共当了10年艇长(副团),应该说时间比较长。离开210潜艇以后,晋升的速度明显加快,有人说是“小步快跑”。他从艇长直接晋升副支队长(副师),然后是支队长(正师)、舰队副参谋长(副军)、旅顺基地司令员(正军),到1985年出任海军副司令员,也是10年,平均两年一个台阶。他1988年出任海军司令员,1997年离任,又是10年。他从1947年参加革命,到1997年离任,整整50年军旅生涯,会有多少故事啊!只是那些故事不属于本书的范畴,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我会另外再写一本书。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3]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