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 —— 老将军讲述新中国潜艇部队的诞生(3)


官兵的文娱生活

光荣岁月 —— 老将军讲述新中国潜艇部队的诞生

学员们在旅顺学习是绝对保密的,他们完全同外界断绝了交往,不许通信,不准外出。就是在潜艇训练基地,他们的活动范围也限于营房方圆100米左右的地方,严禁自由活动。由于长时间没有音信,很多学员的家人到处打听他们的下落。当时学习队三艇电工班班长刘作根从大连海校被选调进入学习队后,他的父亲曾两次到海校找他,得到的答复都是“你儿子因工作需要已调离,目前一切很好,家人不必惦念。”但调到哪里,海校领导只字未露。实际上,刘作根的家就住在旅顺,距离潜艇学习队不过5千米。在3年多的时间里,日夜思念儿子的父母做梦也没有想到,儿子就驻扎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天天都佑望家的方向祈祝父母安康。

虽然和外界几乎隔绝,但学员们的文化生活却不乏乐趣。每逢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和海军节以及我国的国庆节、“八一”建军节时,中苏双方会互邀对方参加庆祝活动。除了节假日各艇内部组织的文娱活动外,每周可以看三次电影:一次是苏联片:一次是外国片(英国、墨西哥等原文片);再就是国产新片。

学习队的官兵关系非常融洽,业余时间大家常在列宁室(文娱活动室)里下棋、打乒乓球、看杂志或弹三弦琴。傅继泽队长虽然是个师职干部,但玩起来却和小伙子们一样活泼。他原来留着分头,后来因为患病把头发剪光了。但他不甘心自己个人剪光头,有一天大家正在列宁室随意活动的时候,他悄悄地拿把剪刀藏在身后,与军需刘崇元谈谈笑笑,冷不防他拿出剪刀把刘崇元的头发剪掉一把,弄得刘崇元哭笑不得,只好陪着队长一起剪了光头。

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友好时期,加上学员们在北京集训时就被告知,必须无条件地和苏联军人搞好关系。因此,学员们和苏联官兵的关系都很融洽,有些学员与苏军官兵还建立了难以忘怀的友情。比如,苏方一个全面负责学员声呐班听测技能训练的老准尉安德烈奇柯夫不仅认真尽职地教授给学员们专业知识,在生活中,热心的他还利用舞会的机会,多次为声纳班长韩宝森和后来成为国家一级歌唱演员的海军女战士赵云卿牵线搭桥。几年后,这对有情人在北京喜结连理,傅继泽队长亲自主持了婚礼。遗憾的是,安德烈准尉早已回国,没能出席婚礼。

学习队的队员们还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与苏军官兵比赛。训练基地内有一片开阔的山坳地,苏军潜艇部队因地制宜地建了一个小足球场。学习队二艇艇长、战斗英雄刘蕴苍站了出来“挑大梁”,担任足球队队长,并给足球队起名为“太平洋足球队”。因为学习队的球员们大都来自大连、上海两个有足球传统的城市,在和苏军的球赛中,“太平洋足球队”时有小胜。

光荣岁月 —— 老将军讲述新中国潜艇部队的诞生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61]

踩一下[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