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舰务军士长张明歧

张明歧(1952.9.18~),辽宁省新宾县人。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69年1月入伍,1970年10月从快艇部队调到潜艇部队,曾在127、155、210潜艇任舰务兵、舰务班长、舰务军士长。之后历任潜艇支队政治部干事、潜艇政委、岸勤部副政委、政委、潜艇学院常规潜艇系政委、潜艇学院政治部主任、青岛潜艇支队政委。1996年10月授海军大校军衔。2007年12月退休。

在我的印象中,张明歧的性格特好,开朗,随性,每天总是大大咧咧的,好像从来没有烦心的事情。喜欢和大家开玩笑,甚至搞点恶作剧。比如,用兆欧表去电半夜值更叫不起来的人,等等恶作剧,他都干过。
我和张明歧一起值艇内更值了好几年,交往颇多,但是似乎没有记忆深刻的故事,时过40年,那些有趣的生活细节,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后来张明歧在很多单位当过领导,据说都干得不错。不是我“马后炮”,当初我就很看好他的。我一直认为,当领导,需要有领导智慧,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也不能否定后天修养的作用,但那都是“外因”,“内因”才起主导作用。
我在支队、舰队、海航、海军机关混迹40余年,加上我是搞写作、专门研究人的,不谦虚地说,我对人的观察和判断颇有一些眼力和心得。从考察干部的角度来看,张明歧属于比较全面的那一类人才,能说会写,有政策水平和应变能力,善于处理各种棘手的事情。本来他可以在更高一级的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可惜,没有给他机会。
中国有句成语叫“知人善任”,意思是说: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就需要“伯乐”了。
我经常去看张连忠司令员,几次跟他说起过张明歧:明歧正师的时间不短了,该动动了,不然就要超过服役年限了。张司令说:我知道,明歧不错。我已经跟舰队×××说了。
当时张司令早已离休,不然根本不需要跟别人说,自己就办了。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明歧的职务一直没有晋升,到了“点”,就退休了。后来张司令有些懊悔地对我说,因为明歧的媳妇是青岛市的副市长,不可能跟着明歧随军去外地,一开始只想在北海舰队范围内解决,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先到外地解决职务,以后再调回青岛也可以啊!
张司令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等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很可惜,海军少了一个优秀的高级政工干部,老艇少出了一个将军。
我听说,张明歧退休以后,在外面到处跑,活得很潇洒。我只有羡慕的份儿!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张明歧写了一篇回忆老艇生活的文章《“照相”》,他的这种经历,艇上很多人都有。

我说的“照相”,可不是照相馆里的正规照,也不是大自然的风景照,而是我们127潜艇艇员私下里流行的一句“黑话”。谁违反了纪律和条令条例,就会被老艇长张连忠在军人大会或其他公众场合点名批评,我们称其为“照相”。
虽是此“相”非彼“相”,但这些“照片”一样留存了逝去的时光,定格在青春生命的年轮上,悠远而恒久。因此,战友们聚会时,大家常常提及当年艇上“照相”之事。而每每此时,大家往往会不约而同地认定我上镜率最高,是“照相”的冠军。细细回忆起来,我既有“大特写”,又有“双人照”,还有“集体照”,可谓全矣。这个冠军还真叫我当上了。想当年这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呢!
1971年初,在青岛4808厂修船,艇队住在馆陶路修船处。晚上点名时,我翻看《青岛日报》,沙沙的翻报声被艇长听见了,当场抓了个现行,叫起来照了个“大特写”,“拍”下了“处女照”!站在众人中间,老艇长把我从头到脚批了个淋漓尽致。众目睽睽之下,那感觉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立刻找个地洞钻进去。夜里我辗转未眠,想了很多,感到自己委屈,不就是看了几眼报纸吗?用得着小题大做吗?甚至对领导产生了怨气……后来,我和老医生洗澡后直接到大食堂提前就餐,又被艇长拍了一张“双人照”;1974年春节,由于观看《战洪图》电视,错过了就餐时间,我所在的班和部门被拍了“集体照”。可谓“照相”之全,上镜率之高呀!也正是因此,我痛定思痛,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渐渐地,终于不再成为“照相”的主角了。
退休之后,每当想起在艇上当兵时,那些青春焕发、激情燃烧的岁月,总会特别回忆起因为违纪被“照相”的一个个瞬间,并顿生感悟……
瞬间与永恒算得上是最具哲学味道的两种境界:一个是闪电流星的脚步,另一个是稳如磐石般的久远。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无数瞬间成为永恒,更有无数的永恒化作精彩的瞬间。瞬间和永恒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瞬间一旦成为永恒,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曾几何时,我由一名不懂事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潜艇支队政委,这中间不正是包含着一次次的“照相”,那一次次瞬间的经历让我体会了做人做事做优秀军人的道理,启迪着我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吗?不正是把握住了那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让我人生前进的道路上燃起青春的火,点亮理想的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吗?
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照相”的每一个瞬间。瞬间造就永恒,永恒来自瞬间。梦有多高,路有多远。人生百年,又岂非过眼云烟?多一份信念,少一份伤感;多一点追求,少一点遗憾。定格瞬间,延长永恒,把握住瞬间,创造出永恒,生命将更加完美。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