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

二、译电员刘金仁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刘金仁(1952.1.25~),江苏省扬州市人。1969年1月入伍,4月分配到127潜艇任雷达兵;1970年起,任127、155、210潜艇译电员,1977年任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1981年任218潜艇副政委;1982年入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学习,1985年任209潜艇副政委,1986年任211潜艇政委。1989年转业,任扬州市监察局监察一科副科长,1993年调市民政局工作,曾任监察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扬州包装用品厂厂长兼书记、救灾救济处及社会事务处处长;2002年任扬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2012年退休。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刘金仁是我们艇的“美男子”,曾经令很多人嫉妒:人和人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译电员的工作比较神秘,他的手里拿着“密电码”啊!别说一般艇员不能看,就是艇长政委也不能看啊!
老式潜艇上没有专门供译电员使用的房间,他的译电工作大都是在政委室完成的。可能他的密码本也是放在政委室里面,平时政委室总是锁着的。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密码本是什么样子。我们和他的接触,更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喜欢打乒乓球,我也喜欢打乒乓球,偶尔我们会在乒乓球台前交交手。其他留在记忆中的事情就不多了。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写了一篇文章《“亮相”》,讲述了他被艇长张连忠批评的故事。此文与舰务军士长张明歧的《“照相”》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亮 相”
刘金仁
 
我是1969年4月被分配到127潜艇的,1972年秋我们又接了新艇155(后改舷号为210)。1977年8月,我调到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工作。屈指算来,离开老艇已经31年了。但只要提起老艇,甚至看到与老艇相关的三个连贯的数字,都会有一种亲切感。自豪、幸运、怀念的情愫就会油然而生。
讲自豪,是老艇有着许多优良作风和令人羡慕的辉煌业绩;讲幸运,是自己在老艇上遇到了像艇长张连忠那样管理规范、要求严格、关心战士、注重培养的好领导,得到了一个逼人奋进的好环境的锻炼;讲怀念,是在与老艇同志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9年中,有着许多往事,让人难以忘怀。如与大家一起尝过钻水柜刮铁锈、刷油漆的滋味,经过多次远航晕船、闷热以及紧张刺激的历险等等,印象最深刻的,是艇领导抓部队作风纪律“小题大做”的一件事。
记得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深秋的晚上,部队集合去看电影。我因在司令部机要科值班,回艇稍晚一步,未赶上大部队的行动,便独自前往。考虑到天气较凉,就从储藏室拿了一件防寒服披在身上。电影结束,我随部队回宿舍时,发现张连忠艇长沉着脸站在门前,下令部队到俱乐部集合。我发现了苗头不对,感到着装不整,迅速脱掉防寒服,想送到储藏室,被张艇长叫了回来。我只好拿着防寒服到俱乐部集合。没想到的是,凡是着装不整的同志,都被责令站在了队前,并且还要求我们把抓在手上的衣服重新穿起来进行“亮相”。我站在队前,用眼睛的余光左右瞄了一下,一起被“亮相”的共有九个人,其中有部门长、军士长还有老兵。那场面可想而知,我们十分狼狈和尴尬,全艇人员也都受到了很大震动。
张艇长在就此事进行讲评时,没有对我们过分地批评,只是让大家看看我们是什么样子,但我在心里还是对他有过埋怨,认为自己是偶犯,做领导的太不讲情面,让我们重新穿上防寒服“亮相”有些过分。当然,我也有过自责,怪自己不谨慎,没有绷紧严守作风纪律这根弦。然后便是深刻地反思:为什么兄弟艇的同志一提到127,就与作风纪律严明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艇长在这么一件小事上不惜“得罪”几个干部?他是希望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不松懈,希望干部能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啊!
事情过去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更加体会出“严是爱、松是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更加理解了张艇长善于抓住一件小事“小题大做”的用意。我们长期在那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并变成了终身受益的财富。我本人不仅在部队做到了始终严守纪律,即使转业到地方20年来,也能从严要求自己,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的行为。老艇的严守纪律、肯于吃苦的优良传统,我仍在廉洁从政和勤政为民的工作中发扬光大。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