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6)
时间:2023-01-07
来源:听雪斋书馆
作者:李忠效
点击:...次

任匡成(1945.6~2013.7),江苏省江阴县人。1965年9月入伍,在青岛潜艇士兵学校学习。1966年底分配到127潜艇任声纳兵,1970年元月退役,在上海铁路局苏州火车站工作。2005年6月退休。2013年去世。

我上艇时任匡成刚刚退役,我们没见过面。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向1967年至1976年间曾在老艇工作过的同志征稿,任匡成应约写了一篇文章《“一号令”》。2014年夏天,老艇战友在青岛聚会,他没有来,听说他已于2013年去世了。根据本书编辑原则,上次收入纪念册的文章全部收入本书,现将他的《“一号令”》转录于此,以资纪念。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是个非常的时期,国家最高统帅部的“二号人物”林彪发布了“一号令”,全军立即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使我终身难忘的是那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撕心裂肺般的警报声。
紧张、严肃的气氛笼罩着五号码头。从首长的脸上,战友的行动上都能证明这决不是演习,也不是执行什么远航任务,而是实实在在的临战!
警报过后,便是宁静,一片死一样的静。静得实在有些可怕!我偶然放眼四周,昔日码头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景象此刻都无影无踪,替代的是一片“荒芜”。此景,我曾在影片中见过,不想自己也会确确实实身置此境中,实是令人感叹!此刻,我也来不及多想什么,急忙奔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声纳室。
出航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业已就绪,五部门准备完毕!一四准备完毕!二三部门准备完毕!勤务部门准备完毕!……一个个部门,一个个岗位,都把“准备完毕”的口令不断地报到指挥舱。艇长张连忠镇定下达“离码头”指令,随着汽笛的三声长鸣,127潜艇缓缓地离开了码头……
我激动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任匡成啊任匡成,父母养育了你,党和人民培养了你,尤其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首长的教导,战友的帮助,使你茁壮成长,如今已成为一名合格的潜艇艇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捍卫民族的尊严,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军人的天职!目前国家面临着敌人的侵犯。你若为此而献身,也是无尚光荣的!
另一方面,我的内心又是非常复杂的:我曾战斗生活过的五号码头啊!有多少个清晨,我们在您宽大结实的胸膛上“一、二、一”地跑步出操;有多少个傍晚,我们在球场上奔跑;又有多少个明月星稀的夜晚,我们坐在海边,一边谈心,一边欣赏着滨海城市的美景,享受着海风的轻抚……啊!说不完!思不尽!往日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人生活啊,很可能随着这次出航永远地失去了!可亲可爱的五号码头啊,让我多看你一眼吧!很可能随着这次出航成为永别!啊!父母亲,兄弟姐妹们,还有那启蒙我识字学文的老师们,以及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祖国亲人们,随着我这次出航,可能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说实在的,当时我内心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与一切!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为国家献身,无尚光荣!这也是我当时的思想境界!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所谓“一号令”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但从这次部队接到“一号令”的反应来看,干部战士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是很高的。当时,本人确实是抱着为国家捐躯的决心,冲向蓝色的大海深处的……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