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我时常想起我的军旅生涯,我为自己有过一段潜艇部队的战斗经历而感到自豪和荣耀。
潜艇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战斗气息,特别是当我们在大海深处执行任务的时候,多次遇到险情,面对生死考验,全艇官兵都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那时候,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是如今回首往事,那些苦都变成了珍贵的记忆。
记得大约是在1974年11月下旬,210潜艇去远海执行任务,那是一次十几天的小远航,当时我是声纳班长。除了正常的值更,我还会利用休更时间去四舱厨房帮助厨师王永根做饭。那天,海面风浪很大,很多人都晕船了。我跨过三舱防水门,来到四舱厨房,看到地上散落了很多东西,杂乱不堪,厨师王永根脸色蜡白,扶着门框一动不动,不用问,他又晕船了。我走上前,一只手扶着他,另一只手拍着他的后背,想帮他减少晕船带来的痛苦。他有气无力地对我说:“谢谢郑班长!”我开玩笑地说:“等一会儿你晃晕了头,趴在地上谢吧!”
我帮着他收拾完散落在地上的东西,一起为战友们做午餐。因为风浪大,午餐也比较简单,具体都做了什么,如今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其中有西红柿木耳蛋花龙须挂面汤,放上香菜、香油,真是色香味俱全美味佳肴,特别是在大家晕船的时候,这种面汤最受欢迎。
王永根用扬声器向三舱报告:“午餐已准备好,可以开饭了!”话音刚说完,一个巨浪打来,潜艇猛地一晃,王永根一个跟头直向汤桶扑去,与此同时,“噗”地呕吐了一大口,不偏不倚,正好吐到了面汤桶里。王永根对我说:“坏了,怎么办?”我当即拿起桶盖,直接盖了上去。我说:“没办法了,马上要开饭了,重新做是来不及了。千万别说,不然的话会影响大家的食欲。”
这时三舱宣布开饭,各舱开始到四舱打饭。我打开汤桶的盖子,用勺子在里面搅动了几下,开始给各舱室盛面汤。我和王永根都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午餐过后,我故意问了几个人:今天的面条汤味道怎样?他们都说:很好!味道很香。他们追问:加了什么佐料?我神秘地对他们说:“是王永根的专用佐料,不可外传!”
对这件事,我一直守口如瓶,不敢告诉大家。现在时过40多年,当乐子说说,估计大家也不会有什么生理反应了。就是想吐也吐不出来。能吐出来,那就是历史!
各位老战友,当年这件事,怪我,不怪王永根,多有得罪,请大家原谅。不过,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本网站近期连载海军作家李忠效编著的纪实文学

李忠效,笔名:钟笑。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