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3)

八、声纳兵马章栓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马章栓(1951.6.26~),河南省舞阳县人。1969年2月入伍,1970年9月从陆军调到海军潜艇部队,曾任127潜艇任声纳兵。1972年9月任海军青岛疗养院财务助理,1977年9月任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助理,1985年9月任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助理员、处长。1998年9月转业,在青岛市政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2011年退休。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马章栓在艇上时间不长,我们彼此没有太多的交往,但是他对127潜艇感情很深,2008年,他听说我在编辑老艇纪念册,主动联系我要求参加,我当然热烈欢迎。于是他给我发来一篇短文《潜艇不了情》。文章虽短,情意绵长。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潜艇不了情
马章栓
 
1970年9月,我们北京军区的130多人,本来是选去空军当飞行员的,听说因为海军潜艇事业大发展,临时改变去向,转到海军,我被分配到北海舰队127潜艇当声纳兵。1971年“9.13”事件之后,海军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我们这些由“飞”转“潜”人员,又被分配到海军其他部队。我在潜艇上工作的时间很短,但是踏入海军第一道门栏时的印象极为深刻,并与127潜艇结下了不了的情缘。时至今日,我仍对自己曾经在127艇上工作过感到自豪。最使我难忘的是,我90多岁的老母亲,现在还经常和我念叨老艇长张连忠,并对他赞不绝口。
1971年初,国际斗争形势很紧张,部队时刻准备打仗,全军都在搞野营拉练,海军除了搞海上拉练,超编人员还要搞陆上拉练。支队组织陆上野营拉练时,127艇上抽出10多人参加,其中有我。那时通讯很不方便,没有电话,寄一封信要半个月才能收到。我们拉练的队伍刚出发没几天,我母亲就从老家来部队看我,还带着小外孙。老艇长派人将我母亲安排在贮水山招待所住下以后,怕我母亲着急,他还常去问寒问暖,陪我母亲说话,照顾得十分周到,使老人非常高兴。我拉练一回来,她就对我说:“这人咋那么好?”我说:“这是我们的艇长,是我们的首长。”我母亲便牢牢地记住了张艇长。
几十年来,我母亲常向我问起张艇长的情况。老艇长当了海军司令后,我母亲从电视上看见他,还对别人说:“这是我儿子的艇长,对我可好了!”
我从内心感激和崇敬老艇长,离开潜艇部队后,也常去看望他。我对老艇长的崇敬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加深的。1979年,老艇长在国防大学学习期间,回青实习。我受总后营房部孟部长委托,陪“八一厂”田华、李炎、苏然与老艇长一起参观了水上飞机、潜艇等。在潜艇上,解放军报社记者给老艇长、田华等人拍了合影照片,事后还给我寄了两张。
老艇长在舰队司令部工作时,住在乳山路附近。我家住海疗,在广西路后勤部工作,老艇长经常步行上班,我喜欢活动,经常跑步上班,我和老艇长常在文登路小学前会面。后来老艇长到北京工作,我到北京出差也去看他。1986年初我去北京出差,老艇长知道我是带车去的,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提醒我到天津时不要停车,最近天津附近社会治安不太好。我问他,怎么对社会上的事也这么清楚。他讲,只要在京,每周都有通报情况。
老艇长不仅关心部下,对老同志也很照顾。1989年我去北京出差,听说北海舰队张海云政委在301住院,我想去看看,老艇长说:“我也要去看望张政委,但这几天没有时间,我买点水果,你就先替我去看看吧。”
我从内心尊重老艇长的平易近人。老艇长回青岛时,我也与王忠和、张岩等老领导去看望他。现在我退休了,经常回忆起在127艇工作时的老领导和老战友,难忘潜艇不了情啊!
 

第五章 勤务部门 声纳班(2)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