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18)
经过半年的锻炼,我终于战胜了晕船,闯过了出海的第一关。
在老兵的带领下,我很快掌握了自己岗位的业务本领,通过独立操作考核,正式成为战备值班艇上的一名光荣的战斗员了!

新的一年到来了,艇上又分来了一批新兵,他们第一次出海也和我一样,又晕船,又呕吐。我就像当年老兵对我们那样,对他们讲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如何战胜困难,如何磨练自己,手把手教他们业务知识和操作本领。
一年又一年,一连三年,我带了三批新兵,他们都是这样磨练出来的。我们有一颗保卫祖国的赤胆忠心,我们一定会排除千难万险,驾驶着威武的战舰,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

1972年2月,我从部队退伍后被分配到南京市歌舞团工作,演戏也是一个很苦的差事,特别是拍摄影视剧,风里来雨里去,冬天穿单衣拍夏天的戏,夏天穿棉衣拍冬天的戏,很辛苦,但有了几年潜艇生活的磨练,这些就都不算什么了。

十二、电工兵付年贤

付年贤(1950.12~),江苏省建湖县人。1969年入伍,曾任127潜艇电工兵、电工班长;1972年4月到天津大学学习,1975年毕业后任海军129潜艇电工军士长;1976年5月调入海军装备技术部驻天津地区军事代表局,曾在局机关和所属单位(厂、研究所)军事代表室工作。任总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2003年8月退休。

付年贤年轻的时候长得显小,不仅个子小,容貌也显小。上面左侧这张照片就是例证。
海军从1965年改为灰军装,像红军时期的军装一样颜色,一直到1974年5月才改回原来的上白下篮水兵服。也就是说,付年贤那张穿水兵服的照片,大约是1974年照的。他出生于1950年,到1974年已经24岁了,可看上去就像十七八岁。
他平时话不多,整天闷头干活,艇长张连忠就喜欢这样的战士,所以一向严肃的张连忠见到付年贤,总是笑呵呵的,亲切地叫他“小付”。“文革期间”,上大学不用考,是单位推荐,于是“小付”被党支部推荐上了大学。从那以后,40多年我们再没见过面,甚至没有他的消息。直到这次为编此书,才七拐八拐联系上他。看到他发来的照片,我不由到感叹,真是岁月不饶人,“小付”已经变成了“老付”了。岂止是他,我自己不是也变成两鬓斑白的老爷爷了么?
付年贤应我之约,写来一篇短文《难忘的127艇》,从中可以看出,他对127潜艇充满了感情和怀念。(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