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30)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二十、电工兵王春和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王春和(1954.1.28~),辽宁省岫岩县人。1973年12月入伍,在海军潜艇学校学习,1974年11月分配到210潜艇任电工兵。1978年4月退役,在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工作。2014年退休。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王春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晕船很厉害,别的印象就很淡了。他退役后去了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我很奇怪,一个晕船很厉害的人,怎么又到远洋公司去了呢?后来得知,他在远洋公司并不是当船员,是在陆地上管物资供应,还开了几年汽车。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他写了一篇文章《一次难忘的远航》。关于这次远航,很多人写到。没有办法,潜艇远航是一件大事,那个年代,并不是每个潜艇兵都能赶上,参加远航的人肯定感慨多多,体会多多,印象深刻。不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体验,且看王春和怎么说。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一次难忘的远航

王春和

 

1976年11月,我们210潜艇执行了一次30天的远航任务。

为执行这次任务,可以说是费尽周折。原计划出航时间是在1976年9月,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升任为潜艇支队副支队长的老艇长张连忠,命令已下多时,但是为了给新艇长王忠和“保驾”,他一直没有去支队上任。

就在9月份准备出航之时,毛主席突然去世,全军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军舰不准出港,飞机不准上天。我艇的远航计划被暂时撤销。过了大约半个月,国内形势基本稳定,上面来了指示,210潜艇远航计划继续执行。于是我们再次启动远航计划。结果刚刚做好出航准备,突然又来消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军部队再次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仍然是军舰不准出港,飞机不准上天。我艇的远航计划再次被撤销。

这一次,大家以为远航泡汤了,张连忠副支队长到支队上任去了,被调到支队政治部宣传科当干事的轮机军士长李忠效也到机关报到去了。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上面又来命令,“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稳定了国内形势,批准210潜艇继续远航。就这样,张连忠和李忠效又从支队机关回到210,和我们一起参加远航。

我之所以对这次远航印象深刻,一是出航前的反复折腾,二是这次远航时间比较长,30天,是210潜艇远航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我在部队服役期间出海时间最长的一次。

出航之前,作为我们普通士兵,对潜艇远航的目的地、远航的使命一无所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那些大事则由艇上领导掌握。但是对潜艇远航的一般使命,我们是知道一些的,比如:去一些遥远的海域,开辟新的航道,进行水文资料调查等等,把新发现的暗礁、险滩准确地标在海图上,将水温、水流、水质等资料准确地记录在案,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就会有备无患。(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