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31)

潜艇出航以后,我们才渐渐知道这次远航的具体任务。因为属于军事机密,这里就不说了。下面说说远航的生活。远航期间,艇上淡水比较紧张,出航前就得到通知,要严格控制淡水使用,一人一天只能用一杯水,洗脸、刷牙等都在其中。仅此一点,就可以想象远航生活的艰苦程度了。

我是第一次参加远航,对于潜艇在远海水下活动到底是什么样子,一无所知。

潜艇刚出海不久,老天好像是故意要考验我们,忽然间乌云翻滚,大风骤起。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水底下也是激流汹涌,潜艇此时显得非常渺小,前后颠簸,左右摇摆,很多人开始晕船了。我也不例外。晕船的感觉真不好受,头疼欲裂,眼冒金花,浑身冷汗,呕吐不止。

我是掌管两台主电机的电工兵,风浪越大,肩上的责任越重。因为艇长随时都会用车,我们主电机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潜艇下潜以后,与在水上航行时,犹如冰火两重天。刚才还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航行,我们身上都穿着棉衣。等到内然机停止工作,转电机航行,机舱的温度一下就上升到四五十度。转眼之间,就从严冬进入了酷夏。我们电机舱的温度虽然比主机舱低一点,那也有三四十度,穿着背心裤衩,照样汗流浃背。

多少年来,老艇长张连忠都是以严格管理部队而著称,人称“铁面艇长”,但是他也有关心体贴部下的一面。他经常深入到各个舱室,和干部战士谈心。有一次他来到电机舱,关切地问我:“小王,你第一次参加远航,习惯么?”我坚定地回答:“晕船的滋味是不好受,但是我能坚持。保证完成任务。”张艇长笑了。看得出,他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

支队政治部主任王好学也参加了远航,他和张艇长一样,是战争年代参军的老革命。他原来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后来因为他喜欢学习,进步明显,有人建议他就叫王好学吧,他便真的改名了。听说他还给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大将当过秘书。王主任在远航期间,经常和大家一起聊天,他说,“同呼吸,共命运”这句话用在潜艇兵身上最贴切。为什么呢?因为潜艇里空间有限,到了水下空气基本不流通,就那点空气,你呼出来,我吸进去,这就是“同呼吸”,至于“共命运”嘛,那就更好理解了:潜艇像个铁罐头,生,同生;死,同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潜艇兵之间的战友情,要比其他军舰或其他兵种的战友情更深。

水下航行的日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天一天过去,5天……10天……15天……20天……30天。一个月的远航,终于结束,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靠上阔别了30天的五号码头。这时已经到了年底,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我们从潜艇里的“夏季”,又进入寒冷的冬季。过了几天,我们就跨入了新的一年——1977年。

后来听说,我们艇这次远航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受到舰队和海军首长的表扬。

不知不觉,此次远航已经过去了30多年,每当我想起当年“同呼吸,共命运”的战友,心底就会泛起一种难以表述的情感。这次远航让我永生难忘。

 

二十一、电工兵曲斌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曲斌(195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76年入伍,曾任210潜艇电工兵、电工班长。1980年退役,任哈尔滨铁路局检查员;1982年9月入黑龙江省电大机械专业学习,1985年7月毕业后到哈尔滨铁路局纪检委工作;1992年9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95年2月本科毕业。1997年1月任沈阳北方交通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9月,任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董事、上海公司总裁。(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