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5)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2)
					
						时间:2023-01-17
						来源:听雪斋书馆
						作者:李忠效
						点击:...次
					
					
肺结核的传染性很强,达官贵人们比一般人更怕传染。我很清楚,一旦被他们知道我染上此病,轻则让我休息,重则辞退。为了保住这个对党组织来说极为重要的情报岗位,我一直不敢向外声张我的病情,更不可能住院治疗。每当开会做速记时,我只能强忍着,不敢大声咳嗽。有时越忍越要咳, 只好到厕所去咳一会儿,等气息平稳了,再回到速记席位上继续工作。
明之非常心疼我,对我能否挺过去心里没底。我怕卢竞如大姐知道了替我担心,坚决不让明之告诉卢大姐。可是因为在卢大姐来家里接头时,我忍不住又咳嗽了,所以还是让卢大姐发现了我的病情。
我说:不要紧,这病重庆很多人都有,不怕的,我能挺得住。
卢大姐心疼地嘱咐我,要注意休息和营养。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好办法。
明之对我说:有卢大姐的“命令”你一定要好好休息。你可要听卢大姐的话啊!
那段时间,明之把洗衣、买菜、做饭等家务活儿全都揽过来,不让我插手,下了班就让我在家休息。那时我们身边还没有孩子,年纪轻,生命力强,几个月后,我的病情渐渐好转,咳嗽也减轻多了。我居然熬过了“肺痨” 的危险期。

 
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在重庆浮图关正式成立了“中央训练团”,蒋介石亲任团长,中央训练团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蒋介石开办中央训练团的目的,号称是为了造就“奉行三民主义的英勇战士与遵从总理(孙中山先生)遗教的忠实信徒”,以及为了“抗日建国”与“复兴民族”,实际上是分期分批训练亲蒋的国民党各级文武官员,以维护蒋介石的政权。
当时蒋介石还曾将中央训练团所在地的“浮图关”改名为“复兴关”,并在关上正面岩壁上刻“复兴关”三个一两丈见方的大字。
中央训练团以训练国民党党、政、军中级以上官员为主。自1939年至1945 年的六年间,先后共办了二十多个各种类型的班次,其中主要的有:“党政”、 “将官”、“县长”、“兵役”、“司法”、“财政金融”、“人事”、“妇女”等。蒋介石对“党政训练班”最为重视,每期“党政”班他都要亲临讲课。
党政训练班共办了三十多期,每期的训练时间为五周,根据训练内容,分别定为“准备周”、“入伍周”、“力行周”、“自治周”和“检讨周”。后来蒋介石为了训练高级干部,又办了三期“党政高级训练班”,每期训练时间为五个月。
蒋介石曾规定国民政府所属的文武官员中,文官简任(民国时期文官的第二等为简任,在特任以下,荐任以上,相当与现在的处级)以上,武官少校以上,都要分期分批抽调到党政训练班受训。我所在的机要处处长张寿贤就曾到那里受过训。
在官场上,凡是经过“中训团”培训的人,特别是听过蒋介石讲课的人, 都被认为是得了蒋氏真传的门生,就像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一样,是嫡系了。但是在民间,当时人们把“浮图关”故意叫作“糊涂关”,称“中训团”培养出来的都是“糊糊涂涂的官”。重庆话“浮图”和“糊涂”发音相近,不仔细辨别还真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时任中央党部秘书长、中统局局长的朱家骅,还兼任中训团训育委员会主任。他经常到“中训团”做报告,而每次都要我去速记。
有一次,朱家骅要去中训团做调查统计的报告,实际是讲中统局的特务组织概况、特务活动方法等。通常,他的讲稿均由心腹秘书杨公达亲自起草。这一次,杨公达想了一个取巧的办法:找一名速记员代劳,并选中了我。他大概觉得,与其让我每次去速记,还不如让我提前帮助准备讲稿。杨公达从中统局掌握实权的徐恩曾副局长那里要来一大堆绝密资料,从这些材料中挑选有用的素材,由他口述讲稿内容,我速记后整理成文。经他修改,再由我抄正,上报朱家骅。(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