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丹心素裹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二、人生的十字路口
(1932 年夏—1934 年冬在上海)

播“火种”的人
我们姐妹俩从苏北小县城来到上海,原以为从此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岂料现实与我们的想象之间落差太大了。在上海,我们不仅看到租界林立, 到处插着“万国旗”,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特别是亲眼目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特务、宪兵和军警飞扬跋扈,到处搜捕共产党人,肆意迫害进步青年。
上海的国民党特务机关,除了中统a上海行动区之外,又增加了军统b(当时称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对待共产党人他们奉行“宁可错抓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信条。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我们虽然还不知道“中统”、“军统”,但看到警车横冲直撞,心中忿忿不平,十分痛恨国民党。但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实?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感到茫然。
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其前身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成立于 1928 年。1938 年更名为中央调查统计局。是国民党庞大的特务组织之一。
b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其前身为“复兴社”(亦称“蓝衣社”),成立于 1932 年。1946 年更名为国防部保密局。是国民党庞大的特务组织之一。

★鲁自诚(1939年)
然而,即使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中共党组织的地下活动在上海也没有停止过。在我就读的“南洋高商”,就有中共地下党员在活动。
1933年8月的一天,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走进“南洋高商”,径直向男生宿舍楼走去。他戴一副金丝边眼镜,穿一件灰色长衫,文质彬彬的,像一名教书先生。实际上,此时他是中共上海中央局领导下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正在上海及上海附近建立组织,检查工作。他的名字叫鲁自诚a。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鲁自诚参加了武昌起义,并在那时就认识了同盟会成员董必武。1919年,他从上海到英国剑桥大学勤工俭学四年。1924年1月回国,6月在天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做工会工作,还曾在北大、北师大、中大任教,宣传革命思想。1933年至1934年底,他奉命在上海,从事党的组织工作和白区中央的情报工作。今天他来“南洋高商”,就是要通知该校高三毕业班学生舒曰信b,他已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了。
半年前,鲁自诚受在外地做秘密工作的战友、中共党员张曙时的委托,看望和照料他在“南洋高商”读书的儿子张勉。与此同时,鲁自诚结识了张勉同宿舍的学生舒曰信、华明之。
a鲁自诚 (1893—1969),祖籍浙江绍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贸易处处长以及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顾问,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等职。
b舒曰信 (1915—1987),江苏宜兴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从事党的秘密情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调查部处长等职务。1955 年因受“潘汉年案件”株连,长期受到不公正对待。1982 年 8 月平反落实政策,享受副局级离休待遇。(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