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水兵的联欢 《蓝色的飞旋》(2)

,观众都已喊干了嗓子,还是不分胜负。裁判员只好鸣笛“休战”,宣布他俩都是优胜者,一人发一个一捏直叫的塑料娃娃。出场的时候,阿布拉西姆趁梁维冲不注意,一下把他的气球踩响了。或许得到了一点心理上的满足?但是这场外的爆炸声并没引起众人的兴趣,因为新的节目正吸引着大家。

“下一个节目,吹面……”

顿时,大厅里的气氛又活跃起来。

“吹面”是埃及水兵阿罕默德·拉赫曼出的主意。他说他小的时候曾经玩过这种游戏。方法是在桌上摆一排小盘儿,每一个盘里放一枚硬币,然后再敷上面粉。谁先把面粉吹掉,露出硬币,并把它叼出来,谁就是优胜者。拉赫曼也参加了比赛。

裁判员一声令下,立刻满屋面粉飞扬,笑声、掌声、吆喝声,响成一片。等那些纷纷扬扬的面雾稍稍散去,观众们更加笑疼了肚子--参加比赛的人由于求胜心切,也没研究怎么吹才得法,结果大部分都弄了满身满脸的雪白。只有拉赫曼身上一尘不染。原来,吹面也有窍门儿,要从盘子的侧面吹,这样又快又干净。不过拉赫曼还是低估了别人的水平当他从从容容地把硬币叼在嘴里的时候,早有一个中国水兵抢先一步夺了魁。拉赫曼开始有些沮丧。等他认出那个满脸雪白的夺魁者是他的好朋友顾春潮时,他不由得叫起来:“顾,你要发财了!

他高兴地告诉顾春潮,在他的家乡,谁先叼到硬币,就意味着他要发财,而且一定能发财,这是“真主”的旨意。

顾春潮笑笑说:“我们这里没有'真主’,我也不想发财......"

拉赫曼听了直纳闷儿。中国水兵不信他们的伊斯兰教他知道,可是这不想发财……

几天前,他们在一起聊天儿,拉赫曼听说中国水兵每月只有十几元津贴,非常惊讶。顾春潮知道在他们那里,尽管水兵的工资要比中国水兵的津贴多得多,但是生活并不阔绰。据报纸报道的联合国调查材料说,埃及首都开罗在世界上高消费城市中排列第十。旅游者每天食宿费需开销107美元。这个数字虽然不代表埃及普通人的消费情况,但由此也可以窥见一斑了。为了使手头稍稍充裕一些,许多埃及官兵不得不在业余时间出去干点什么,赚点外快(埃及军队是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以外可以随意做他愿意做的事情)。据说那位“踩气球”游戏的发起者,这次就买了两大箱中国气球,准备回去在他经营的商店里出售

“拉赫曼,”顾春潮把他得到的奖品一-塑料金鱼递到拉赫曼跟前,“送给你,祝你发财,富贵有余!

拉赫曼非常高兴,把金鱼紧抱在怀里,生怕被人夺去似的,连声说:“消克朗,消克朗(阿拉伯语:谢谢,谢谢)!

联欢晚会在继续进行。舰队领导机关为了加强晚会的色彩和气氛,还派来了一个文工团小分队,其中那几位年轻的女演员在这一群水兵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中国水兵对异性的神情往往是含蓄的,或者说是含而不露的,而埃及水兵就不同了。他们性格开放、道德观念也与中国人不同,小乐队奏起埃及乐曲《尼罗河畔的歌声》几个埃及水兵情不自禁地走出人群,随着音乐的节拍,在场子中央跳起了埃及民间舞蹈,而且很快就跳到那几位女演员面前去了。那种想在异性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心理使他们情绪振奋,越跳越欢。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仍不肯下场,乐队只好把乐曲奏了一遍又一遍。

场外的埃及水兵大都在为场上的舞蹈者喝彩,叫好,但也有对此不大热心的。埃及轮机六号手艾赫麦德·阿里走到中国轮机军士长张金喜身边,轻轻碰了他一下,示意他到外面去。

外面,遍地月光。树叶上、草坪上、花瓣儿上,都像镀上了一层银色。镜子一样平静的军港里,圆圆的月亮像一只夜光的玉盘沉在水底……

然而、阿里并不是邀张金喜出来观看夜景的。阿里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纸包递到张的面前,用不太熟练的英语和汉语深沉地说:“米斯特张,就要分别了,送给您一副手套做纪念....

张金喜一听,连忙推辞道:“阿里,别,我不需要……”上级曾经有过指示,原则上不接受外国人的礼物。中国军人有严格执行命令的好传统,张金喜当然也不例外。

阿里打开纸包,亮出一副黑色的皮手套说:“您的手有伤,冬天的时候戴……”

张金喜把左手的食指举到他的眼前:“我的手早好了!”阿里把手套往他手里一塞,不容分说:“这是我的心意。张金喜发现(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