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蓝天属于你 (二) 《蓝色的飞旋》

第十六篇  蓝天属于你 (二)  《蓝色的飞旋》

蓝天属于你

 

张永义当兵的时候才十六岁。作为刚入航校的新学员,他决没有想到日后会当上这所拥有数千工作人员的飞行学院院长。当时在他眼里,排长就是个了不起的官儿。

他生性活泼,好动,单位组织业余宣传队――那年月特别兴这个――他理所当然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很是开心了一阵子。体育活动他也样样在先。了解他的老同志对他的评价是:这小子,聪明,好学,好玩儿。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直到十九年后他当了院长,也难改那好玩儿的天性。看见别人弹琴,他手痒痒,看见别人玩球,手也痒痒。

有一次,宣传科的干事小胡在篮球场上玩球,他见了,老远就喊:“小胡,臭球!”

小胡见是院长,愣头愣脑叫起阵来:“院长别吹,咱们一对一,比一场,保证赢你!”

其实不用叫他也想来两下的。于是两人拉开了架势。

小胡的手上功夫远不如嘴上功夫,显然不是院长的对手,不一会儿,他就整整输了两打儿。

比赛结束,小胡心服嘴不服:“院长,要讲个人技巧,咱俩差不多,就是你那猛劲叫人受不了……”

这一点倒也确实。张永义自己也说:“我这人上了球场是个亡命徒。”有一次玩足球,他在和对方争顶一个头球时,不慎摔倒,手腕骨受触错位,突出来老高。他自己用手捏捏,猛拉一下,使之复位,然后又没事似的奔跑起来。等到终场,手腕已肿得有脚脖子粗了。

还有一次更“神”:学院和地方一个单位赛足球,张永义作为主力队员登场竞技。人家也不知他的身份,只知道这家伙球路很活,气势很猛,几乎无人能够与其匹敌。开场不到半小时,张永义连续射门两次成功。对方急了,一个队员不怀好意地绊了他一跟头,摔得他好苦。要是以往,他决不会饶过那小子,但他现在毕竟已是院长了,不好亲自作出反应。他把一个战士换上场,嘱咐道:“盯住他,找机会‘整’他一家伙!”

当年在宣传队里蹦蹦跳跳的开心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没有想到会当上院长的他在当上院长之后,也就不得不大为惋惜地舍弃一些生活中他感兴趣的东西,将其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抓学院建设上。

 

 

海军飞行学院是一所具有近四十年历史的老航校,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严肃正规的良好校风。为海军航空兵部队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飞行人才和领导干部。起初,学员学历是中专,后来升格为大专,19856月,又升格为大学本科。从培养具有丰富现代知识的精英人才角度来说,这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在有些环节上没有抓好,于是就闹出了许多笑话。

这批大学本科学员是直接从地方高中毕业生中招来的。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四年学制分两个学程,第一学程22个月,在另一所海军院校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第二个学程才来飞行学院进行理科学习和驾驶训练。

负责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那所海军院校也是第一次担负培养飞行员的任务,为搞好教学。他们组织了最好的教员,腾出了最好的学员宿舍、最好的教室、最好的食堂,并为之配备了最好的炊事员,甚至连日常公差勤务都给他们免了。总之,对这批未来的海天骄子一切从优。

也许是出于妒忌,也许是出于幽默,有人戏称这个飞行学员队是“国宝熊猫队”。

优越的条件,可能有利于文化学习,但同时也会助长青年人的骄娇二气。这批“国宝熊猫队”的学员们就是怀着一种本科生飞行员的优越感跨进飞行学院大门的。

第一次出早操,起床号响过5分钟了,出操的队伍还没集合起来。队长走进宿舍一看,有的人正坐在床上伸懒腰,有的还在蒙头大睡!好不容易集合起来,一走队列,一个个竟像在逛大街!

你批评他,他还挺有道理:“咱是开飞机的,又不是仪仗队!”

公差勤务,很少人有积极参加。

公共卫生,很少有人主动打扫。

你批评他,又是那句话在等着你:“咱是开飞机的……”(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