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蓝天属于你 (二) 《蓝色的飞旋》(4)
他笑笑:“最要紧的是要搞清楚飞机到底怎么回事。”
当时他抢过话筒,当机立断发出一连串口令:“飞机拉平,准备通场!打开探照灯,信号员注意观察飞机轮胎!”
探照灯打开了。
信号兵举起了望远镜。飞机在做通场准备。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秩序地进行。
天上的人和地上的人像是都吃了颗定心丸儿。
在飞行学院,不论是老飞行员还是新飞行员,对张永义的飞行技术和指挥能力没有一个不佩服的。有他在,飞行员的心理场就会增宽许多。
飞机以百米低空对准跑道迎着探照灯呼啸而来,塔台上所有的眼睛都盯住了飞机腹下的三个起落架。
奇怪,三个轮胎全部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爆炸过的迹象。塔台上所有的人都认定了这一点。
“那一声响,很可能是飞机撞上了空中飞行物。”张永义分析道。
大家不由得轻舒了一口气。
飞机在张永义的沉着指挥下,终于安全着陆了。
经地面检查发现,飞机右发动机部位的铅板上,有一个凹陷的小坑,并有淡淡的血迹和几根小鸟的绒毛。
张永义的分析是正确的。一场虚惊!
知道了答案的考题都是简单的。就像人们知道了螃蟹好吃之后便不去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所冒的风险一样。虚惊过后,忙忙碌碌的人们又去忙那些永远忙不完的事了,很少有人去想张永义抢话筒之举所冒的风险和它的真正意义。
在目前仍十分流行的以事故定乾坤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中,他确实在冒险。毫不夸张地说,他抢过去的话筒,就是一个炸药包。与此同时,又是一种人格的体现,一种威信的确立。幸好,这个“炸药包”没响。而那体现出来的人格和建立起来的威信,却像那高高的塔台一样耸立在了飞行员的心中。
张永义,你前面的路还很长,你属于祖国的蓝天,那一片蓝天也属于你。
1989年3月29日于山西长治
(本文系与朱斌合作,原载《解放军文艺》杂志)
本公众号近期连载李忠效的
【散文报告文学集】
《蓝色的飞旋》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