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蓝色的飞旋 上篇(一) 《蓝色的飞旋》

蓝色的飞旋
献给为海军舰载机部队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
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宣告了海军“巨舰重炮”时代的结束。舰载航空兵已成为海洋的新主人。不征服海洋的天空,就征服不了海洋。
――一位舰载机飞行员的话。
上 篇
一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宿舍的宁静。正患重感冒在家病休的郭文才皱着眉头从床上坐起来,抓起放在床头柜上的电话。
“郭副团长,北京来电,让你立刻赶赴上海,飞着船。我们马上来车接你。”一个参谋在电话里说。
声音很响,郭文才的妻子杨树鑫从厨房里出来,全部听在耳里,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郭文才却像打了一针兴奋剂,眉头顿时舒展开了。他放下电话快活地叫道:“树鑫,快帮我收拾东西!”
“可你……还在发高烧……”杨树鑫心疼地说
“没事,已经好了!”郭文才说着,兴冲冲地忙活起来。他有一个习惯,每逢出远门或执行重大任务,都要剃胡子、擦皮鞋,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干干净净,就像是去参加宴会或者舞会。今天仍不例外。
“你看你那脸色……”妻子在身后说。
“放心吧,马上就会好起来的……”接他的车子来了。
杨树鑫对来接他的参谋说:“他一直在发高烧,不去行吗?”
参谋为难地说:“这次任务很艰巨,他不去飞不了。是上级点名让他去的。你放心,路上我们一定好好照顾他。”
杨树鑫不高兴地说:“你们不像话,人都病成这样……”可她还是一边埋怨一边动手为丈夫准备行装。自从和郭文才结婚以来,她从没在工作上拉过他的后腿。现在丈夫要带病出征,她实在是不放心。
郭文才穿好大衣,戴上口罩,刚要出门,忽然身子一晃,脑袋碰在门框上。“妈的,见鬼!”
参谋赶紧跟上去搀住他走下楼,匆匆钻进停在楼下的汽车。几分钟后赶到机场,又由人架着匆匆爬上已经发动了的飞机。“哗”的一声关上舱门,飞机迅速离开地面。
直升机转东南方向疾速飞去。郭文才裹着大衣躺在帆布座椅上,头有些沉,他想抓紧时间睡一觉,但怎么也睡不着。作为一名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他深深懂得此行的意义。这次赴上海,是去参加海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直升机正式着船。他和他的战友们,将要用直升机那修长的旋翼卷起一股绿色的旋风,为海军航空兵的历史揭开崭新的一页。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以后,具有厚厚的装甲和上百门火炮的战列舰开始失去人们的宠爱。而以航母和舰载机为主的海军航空兵,渐渐得到战略者的青睐,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重要标志。
一位权威的军事理论家指出:在现代条件下,没有舰载航空兵的海军不是一支真正的海军。因为陆基航空兵有限的航程限制了舰艇的活动范围,而只能在浅近海域活动的海军是不能有效地保卫自己国家海疆安全的!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此之前的近三十年里,我国海军航空兵在舰载机方面一直还是空白。在我国辽阔海域的上空,还有不少地方还没有留下海军航空兵飞机的航迹,更不用说更远的海洋天空了。
郭文才记得,一九七四年,越南在我西沙进行武装挑衅的时候,我海军航空兵驻扎在海南岛最前沿的飞行师派出飞机到西沙上空巡逻。由于航程太远,装满油料的飞机飞到西沙后,余下的油量只能在那里飞行十分钟。超过时间,就有飞不回基地的危险。如果遇上敌机,谁能保证十分钟就能打完一场空战呢?
郭文才还记得,也是在那段时间前后,我国北部沿海多次发现外国的潜艇。有时,竟有恃无恐地跑到海港附近刺探情报。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没有高速的反潜舰艇,也没有先进的反潜飞机……(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