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太平岛情思 《蓝色的飞旋》

第十二篇 太平岛情思  《蓝色的飞旋》

 

太平岛情思

 

去了一趟南沙,于是就有很多很多的人羡慕我,于是就连我自己也觉得挺自豪的。那地方离大陆太远,去一趟不容易,而我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就把南沙我海军驻守的六个礁盘全部登察了一遍,这种机会一般人很难遇上。收获自然很大,感受自然很多,但是也有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登上一座南沙的岛屿。

南沙一共有25个岛屿和沙洲,除了太平岛在国民党军队手中,其余均为外国人所占。当我们的军舰从敌占岛附近驶过时,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领土飘着外国的国旗,心里真不是滋味。因此我对南沙唯一有中国人的岛屿――太平岛特别关注。虽然那上面驻扎的是国民党军队,但毕竟是中国人。

太平岛是南沙最大的岛屿,面积0.432平方公里,原名黄山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海军派遣“太平”号、“中业”号等军舰收复南沙,遂将黄山岛更名太平岛,将另一小岛更名中业岛。19506月,由于种种原因,国民党军队撤离太平、中业等岛屿。1956年,因一外国政府宣称对太平岛等南沙诸岛享有主权,台湾当局又派军队再次进驻太平岛,之后再没有撤出,为华夏子孙保住了一块最大的立足之地,也为日后全面收复南沙打下了基础。在这一点上,国民党军队功不可灭。

我们的军舰驶入太平岛海域。远远地我就在望远镜里看见了一个漂在碧波之上的翡翠般葱郁的绿洲,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在海上漂得时间长了,对坚实的土地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和依恋,对绿色的树木更感到无比的亲切。真想不顾一切地扑向那座美丽的小岛。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虽然同是中国人,但彼此间还有一种外在形式的区别。我们的军舰只能保持一定距离环岛航行。

太平岛真美,毫无疑问是南沙最迷人的岛屿。被外国人侵占的那些岛屿和沙洲,一方面是小些,另一方面侵略者们也不善管理――抑或他们本来就没想建设原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岛上的树木稀少,房屋也非常简陋,看上去凄风苦雨,满目苍凉。而太平岛不同,一眼望去,就会感到那里一片生机。岛上的林木十分茂密,看不见房屋,看不见大炮,也看不见人。岛上的一切都隐匿于绿色的梦幻之中。绿色的植被外边是一圈金色的珊瑚沙海滩,海滩的外边是一圈白色的碎玉似的浪花,浪花的外边是一圈浅绿色的海水,浅绿的外边是一圈湛蓝,湛蓝色的海水像一件披在太平岛身上的硕大无朋的大警,一直掩到天边……

夜幕降临以后,大海上一片漆黑。我用高倍望远镜向太平岛了望,想在那密集的树林中找到一点灯光,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我带着这个小小的遗憾进入梦乡。在梦中,我看到太平岛上白马庙前一片灯火辉煌。从此那个梦中的辉煌便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就像我上过岛亲眼看到的一样。

从南沙回来以后,我常常向人说起我的南沙之行,于是引来很多很多人的羡慕,于是就连自己也觉得挺自豪的。很多人劝我多写反映南沙斗争生活的作品,我弟弟甚至给我出主意:写一部国共两党共同保卫南沙的电视剧……我觉得这主意不错,国共两党在南沙问题上再一次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合作,也有过针锋相对你死我活的斗争。但在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却有着一种相似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向心力。据报告,蒋介石先生在晚年就曾有过这样的表示。1974年西沙海战之后,我人民海军“昆明”号等四艘导弹护卫舰奉命从东海开赴西沙。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海峡一直被国民党和美国第七舰队控制着,人民海军为避免磨擦和冲突,所有东南海之间的活动,都是绕台湾以东的公海,穿越巴士海峡。但是此次“昆明”号等四舰任务紧急,绕道航行有可能贻误战机,于是准备强行通过台湾海峡。1974518日上午,88岁的蒋介石在台北市郊草山别墅官邸收到国防部送来的一份急电:中共海军导弹护卫舰四艘,清晨抵达东引岛一侧,企图穿越台湾海峡……蒋介石在躺椅上半闭双目沉思半晌,慢声说道:“西沙战事紧哪……”国防部官员会意而去。当天,“昆明”号等四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到达南海。封锁了25年之久的台湾海峡从此开通。

据说,南沙3·14”海战打响以后,台湾各界人士也曾有过强烈反应。这说明,在领土主权问题上,大陆和台湾的官员百姓感情是相通的。这是“三通”以外的相通。

按照我弟弟的主意,我真的开始构思这样一部作品。但颇难,主要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脑子胀痛,数日无果。忽一日,日思入梦,一个虽无慎密逻辑却也颇为生动的情节出现了:我海军航空兵一飞机在南沙上空巡航,被南沙某岛外敌新装备的导弹击中,飞行员跳伞,飘落于太平岛海域。太平岛国民党军队官兵将其救起,并速报台湾国防部。台岛政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理方案。最后决定与大陆共同商议解决。因台湾与大陆无法直接通话,又不愿通过第三国,于是决定派专人直飞大陆,于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就此开场……梦中醒来,十分兴奋,想到还要去台湾拍外景,更是激动不已,丝毫不曾因为这仅仅是个梦而泄气沮丧。直到我现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仍不觉得那是个梦,好像这个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实际的事情很快就会实现。

因为我去过南沙,看过太平岛,也因为我对台湾同胞关心西沙和南沙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我总觉得,在南沙的问题上,共产党和国民党将会有一种新的默契。我坚信我南沙之行的遗憾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补偿。那时我一定要再去南沙,到太平岛等南沙诸岛好好登察一番。如果我真的去写那个国共两党携手收复南沙的电视剧;剧名就叫《蓝色黎明》,那是一个梦醒来的时候。(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