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就共和国水下长城 —— 听核潜艇上的徐州老兵讲述那过去的故事(4)


热血铸就共和国水下长城 —— 听核潜艇上的徐州老兵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徐州籍“09 兵”在进行深潜训练

热血铸就共和国水下长城 —— 听核潜艇上的徐州老兵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徐州籍“09 兵”在加压舱训练

在核潜艇上的日子

晕船,抱着污物桶当宝贝

在外人面前,他们从不会谈及自己当核潜艇兵的这段经历,所以身边人对他们这段经历知之甚少,只有他们这群潜艇兵凑在一起时,才会说起那些年一起经历过的枯燥、困窘时光,每次说起都是在笑声中结束。王敏海说他们这群人关系非常好,平时基本上一个月就会聚次,不为别的,就为在一起聊聊过去,聊聊现在。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当时感觉最辛苦的一段路,往往也是之后最难忘的经历。现在从这些徐州老“09 兵“口中说出这些经历时,都是满脸轻松,但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他们首先面对的是晕船。说起晕船,刘勇说了同般的王敏海的一件糗事,在一次训练中,王敏海负责在另一艘船上往他们的核潜艇附近投掷手榴弹,试测声纳雷达,但是还没等到投掷时间,王敏海已经被颠簸的舰船晃晕了,被两名战士架到了休息室,手榴弹还是被负责跟舰采访的宣传员投掷了出去。于是还没等王敏海醒来,他的“英勇行为”已经传遍了他所在的舰队,被大家广为传笑。“别人晕船,你还晕码头。"在刘勇讲述时,老战友在旁边打趣,大家也乐得开怀大笑。

王敏海每次随队执行训练时,在核潜艇里都会吐得塌糊涂,连胆汁都吐出来,“每次我都发誓,下次坚决申请不参加训练了,太难受。但是到了下次还是一样的登艇训练,一样的吐、一样的发誓。”实际上像王敏海这样晕船的“09 兵”不在少数,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从来不晕,有的上艇十几年了还晕。往常大家都不会看在眼里的污物桶,那时候就成了宝贝疙瘩,都是抱在怀里吐,有时候几个人抢着一个污物桶吐,你吐完他吐。

刘勇说,平时训练时,他们不怕遇到风浪,因为风浪对潜艇造不成影响,最怕遇到暗流,不同方向来的暗流好像把潜艇拖进了漩涡,“其实最难受的是全艇通风时,本来大家都适应了艇里面污浊的空气,一下子被海面亲鲜空气的腥味灌满,那种难受劲几乎所有人都会吐。”

一艇经四季冰火两重天

在刚到基地时,他们根据所学专业安排了岗位,有人是水质化验兵,有人是动力兵,还有人是主机兵,他们在核潜艇里各司其职,冬负其责,但是他们对身边的其他岗位也要熟悉,刘勇介绍,他是动力兵,同时有三个动力岗位,他对自己的主岗位负责,还要负责另外两个岗位,当他休息时,另外两个同事轮流负责他的岗位。

这些岗位中,所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有的就是面前是各种管线发出的热量炙烤,后面是一个出风口吹的冷风嗖嗖的,脸热屁股冷,那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邵勇介绍,从舰艇前端走到尾部,各个舱室不同的温度就像经历过春夏秋冬四季,最高的温度能达到 50 多摄氏度穿裤头背心都浑身淌汗,最冷的地方温度接近零摄氏度,需要穿棉衣保暖。

在密封的核潜艇里,虽然平时靠电解水提供氧气但是空间里各种油料味道、蒸汽味道,空气污浊不堪。核潜艇一旦出海训练就要十天半月,这段时间虽然潜艇里有不少鱼类肉类罐头,但是大家摇的、熏的都不舒服,胃口不好宁愿吃点咸菜喝点稀饭。

睡觉轮流睡,无法蜷蜷腿

核潜艇体型巨大,但艇内可活动的空间却十分狭小,因为主要空间都留给了各种管、线(核潜艇的管线连接起来足可以绕地球一周),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间,核潜艇内的生活区域就尽量紧凑,刘勇说他睡觉的地方(不能说是自己的床铺,最宽裕的情况才 3 人两铺)仅仅能容下一个人钻进去躺下,高度只有四十厘米,转个身者不行,更别说蜷腿睡觉了,只能直挺挺地躺着。由干空间狭窄,空暇时间战士们凑在一起打牌都找不到地方,于是他们就利用潜艇里的管道柱子当做单双杠,锻炼身体。

袁庆节说,为了打发时间,艇长也会带领大家一起锻炼,并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性,“时任艇长孙建国是个牛人”,他凡事都很认真,以身作则,他不但身体锻炼得非常好,只要能在艇里比赛的项目,他都是第一,哪怕是下象棋或者是玩俄罗斯方块。

最能体验核潜艇空间拥挤的是邵勇,其实并不是空间狭窄,而是因为人太多了。邵勇 1982 年 12 月份参加了406 艇的下水试航,为期一年,需要把每个项目科目试航一遍,才能交付海军使用。邵勇说平时核潜艇里只有100 多人的官兵,但是试航那一年除了他们接艇队,还右生产设计单位、研究院等各部门组成的交艇队,核潜艇承载了四五百人,让本就不宽敞的空间变得更加拥挤,“休息的地方都让给了那些专家,我们这些官兵就随便找地方休息。"邵勇进入核潜艇第三年就提了干,做了剂量军士长,他笑说那个岗位只有他一个人。邵勇也是他们 8年徐州核潜艇兵在艇上服役时间最长的一个,除了 406导弹核潜艇试航之外,他还跟随刘保民参加了导弹水下发射和核潜艇深潜实验,一直到 1988 年才转业。

上厕所,小心粪便喷脸上

水下抛物训练是一项虽然很小但是很重要的训练内容。方松强说二战时期有一艘潜艇在短暂上浮时,名士兵在舰桥抽烟,抽完烟后随手把烟盒扔下了水。潜不久后,敌舰赶到,发现了浮在水面上的烟盒,于是知道了水下潜艇的方位,投放了深水炸弹,结果这艘潜艇艇毁人一全军覆没。

所以,在核潜艇内部产生的垃圾,必须要装在铁罐里加压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发射鱼雷的装置弹射出舱使垃圾桶直接坐沉海底。

排泄物同样也会暴露潜艇行踪,所以,官兵的排泄物也必须收集起来。核潜艇的官兵在大便后,必须要先打开加压阀门,将马桶装置加压,然后打开冲洗阀门,粪便才会被吸入收集器。刘勇说:“袁庆节第一次上艇出海时,上厕所忘了加压就打开了冲洗阀门,结果马桶倒喷.喷得袁庆节一脸一身都是的......”在刘勇揭秘时,旁达的那些老战友笑说:“厕所那么小,仅能容一人,你是怎么看到的? 是你把自己的糗事安在人家袁庆节头上了吧?“大家哄堂大笑。

苦中有乐,收获人生的另一种壮美

虽然核潜艇兵很苦,他们曾经为训练时在狭窄空间里的枯燥憋闷而痛苦,但是他们也有机会看到、感受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壮美。王敏海虽然每次出海训练必晕但是他并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在有机会参加 90 天长航创造历史时,他却把这种机会让给了一个需要立功提干的农村兵。王敏海说,当他有机会站在遨游在海面上潜艇舰桥上时,爱好摄影的他发现面前的大海、遥远的天际线、飞翔的海鸥,那种风景是人生中难得体验的另一种壮美。

年轻的马智勇也有这种体会,他说有次下潜前,他和战友到舰桥抽烟,站起反身回去时,看到了幽深的碧空中挂着一盘金黄色的圆月,耳边是潜艇劈波斩浪的哗哗声,他被当时那种场景震撼了。马智勇说,在那之前他曾经后悔过当“09 兵”,但是经历过那个幽静的夜晚之后,他觉得已经值了。

几年的“09 兵”生活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这些收获,王敏海至今还记得现总参副总长、时任潜艇艇长孙建国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要认真工作,如果有个人不认真工作,出现失误,我们大家都活不了,因头我们都是一个铁棺材里的人。”这句话影响了王敏海的后半生,在复员之后的工作中,王敏海一直用这句话要求自己,要求身边的人。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15]

踩一下[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