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罗舜初与中国核潜艇 《中国核潜艇工程备忘录》(2)
时间:2022-08-19
来源:未知
作者:听雪斋书馆
点击:...次
1959年4月8日,苏联驻华大使馆转来了苏联专家的书面答复,对战术技术任务书和全艇设计提出了19条意见,对反应堆提出了38条意见,对导弹控制方面亦提出了一些意见。苏联专家们对于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人员提出的核潜艇采用水滴形艇型;核潜艇的反应堆采取水冷却;先在陆上建一个模式反应堆,待完成全部试验,达到设计标准后再装上核潜艇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苏联专家特别提醒:模式堆不是小型的,必须是与潜艇相一致的陆上模式反应堆。
就在这时,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对研制核潜艇的声音。有人认为:在我国当前工业和科学技术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研究设计核潜艇是主观主义、浪费人力;也有人怀疑核潜艇的战略价值,认为中国只要有常规动力的潜艇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费很大力量去研究制造核动力潜艇。命运多舛的中国核潜艇正遭到劈头盖脑的反对声浪,险些陷入灭顶之灾。
面对来自军内外的各种质疑和反对声,罗舜初沉住气,连续召开各设计分组座谈会。罗舜初鼓励大家说:“经过10个月的摸索,方向是对的。一方面,不摸不知道,越摸问题越多,这不奇怪,合乎认识规律。另方面,信心增强了,认识到原子动力潜艇确实是尖端,应该坚持下去。去年开始时,我们对核潜艇的复杂性及其客观规律性认识不足,对尖端技术与工业技术基础存在的矛盾体会不深。以为三四年时间就可以研究试制出来。因此,我原来想争取1961年10月1日下水的计划是不够现实的,必须加以修正。”罗舜初随即指派薛宗华和他一同起草给聂荣臻的报告,力争将核潜艇研制,特别是陆上堆的建设纳入国家计划。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及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对罗舜初报告的批示
6月26日,罗舜初召开四人小组会议,讨论给聂荣臻的报告。没想到讨论会变成了争论会。有人提出:让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继续进行原子动力方面的研究试验,其他方面暂时停止,等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设计和建设陆上原子动力模拟堆和原子潜艇。也有人反唇相讥,认为这是一种变相下马的做法,坚决主张在现有基础上将核动力潜艇的研究任务坚持下去。面对两种意见,罗舜初充分发挥民主,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双方争论得难解难分。最后,罗舜初宣布:将两种意见同时上报。由于不了解中央的意图,罗舜初在给聂荣臻的报告中,审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前似不宜采取停下来的办法,而应根据客观的规律以及本国物质条件的实际可能性,将原预定完成时间延长一些”。理由是:“目前所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是不可能解决,每年所需材料、设备数目有限,不致于对国家工业建设发生多大的影响和消弱。虽然目前有很多困难,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条件将不断增多,物质上、人力上、技术水平低和经验缺乏的困难,是可以逐步得到克服的。”关于核潜艇的战略价值,罗舜初认为:“由于原子潜艇续航力大,如携带有原子弹头的导弹,则其威力强大,可以在较远距离攻击敌方沿海基地及工业城市。” 他建议:“我们应根据去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对国防建设的指示精神,争取在今后十年左右时间内,建立一支可以担任战略任务的原子(核)潜艇部队”。积一年来的体会,罗舜初提出:“对新技术的科学研究设计试制工作,必须先行一步,才能取得经验,为今后发展开辟道路”。他明确表示:“我们应该积极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并实事求是地稳步前进,力求攻破原子潜艇的尖端技术,这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促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很有益处。”
罗舜初在报告中提出:“如同意继续进行原子潜艇的研究和设计试制工作,对今后工作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如同意今后继续对原子潜艇的研究的方案,经中央、军委批准后,最好将有关事项通知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报告中两次出现“如同意继续进行原子潜艇的研究”,足可见中国核潜艇面临的危机非同一般。
7月11日,正在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聂荣臻在罗舜初报告上批示:“舜初同志:研究工作不可泄气,应鼓足干劲,长期坚持下去。人力物力财力,请黄总长考虑一下尽可能给予支持。”军委秘书长黄克诚也做出批示:“如聂总同意罗意见办时,所需投资可于适当时期交军委讨论报中央批准后照拨。”就在随后召开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黄克诚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免去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职务,有关核潜艇的工作不得不暂时搁置。
1959年10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同周恩来、聂荣臻和罗瑞卿谈研制尖端武器时,聂荣臻汇报了中国核潜艇遭遇的窘境,毛泽东以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斩钉截铁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毛泽东的气魄和决心,使几乎夭折的中国核潜艇终于重获生机。
正当军委准备调罗舜初到国防科委协助聂荣臻领导尖端武器研究之际,海军党委一届七次全会却将罗舜初说成是“彭、黄反党、反中央、反毛主席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海军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彭德怀同志有计划、有目的地把罗舜初同志培植成为他在海军进行反党活动的支持者”,将罗舜初定性为“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军委不得不采取软处理的办法,淡化为“罗舜初同志所犯错误是右倾机会主义性质的错误,可以不给处分,调离海军,另行分配工作或送学校学习。”
罗舜初被免去海军副司令员职务后,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也同时被撤换。核潜艇研制不久也暂时下马。1965年夏,中国核潜艇工程才重新上马,罗舜初则以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身份再次参与核潜艇工程的领导。1970年12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