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军观察员” 《372潜艇出岛链记》

第一章 “海军观察员”

2014年8月2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给1个单位、1名个人授予荣誉称号。给1个单位、24名个人记功。其中个人一等功的获得者6人,92474部队部队长王红理名列其中。

9月2日下午,中央军委给王红理、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南海舰队潜艇××支队礼堂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宣读了中央军委和海军的通令,分别给王红理同志和372潜艇颁发了奖章、证书、奖状。

这两个一等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了。

2014年1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海军司令部潜艇部接到海军司令部作战部的电话通知,下午3点在作战部会议室开会,内容是节前下部队检查作战准备情况,要求派一名熟悉部队情况的副团职以下干部参加,海司首长将作任务动员。

潜艇部训练处参谋马泽被临时派去参加会议,部领导说:“你先去开会吧,派谁下部队回头再说。”

还有10天就要过春节了,马泽已经订好了初三回江西老家的车票,等处里另一位休假的参谋回来,他就和妻子孩子一起回家过元宵节。没想到这次会议内容属于绝密,任何人不准向外泄露。参加会议的人都要跟舰艇出海,不能变更。这次会议的内容是:海军将在全海军范围内进行一次具有实战背景的战备拉动,参加这次拉动的有潜艇、水面舰艇和海军航空兵,海军机关将派出若干人员跟随拉动舰艇出海,其中北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各派出潜艇一艘,北海舰队的潜艇出海一周左右,南海舰队的潜艇做远航30天以上的准备。作战部派人跟随北海舰队的潜艇出海,潜艇部派人跟随南海舰队的潜艇出海……

马泽听到这里,心想:自己也被“拉动”了,不能陪媳妇回老家过年了。自己就是那个要“远航30天以上”的人。

在此之前,海军曾经搞过潜艇从海上直接转入远航的行动,但是没有这次搞得这样接近实战。

计划宣布以后,段昭显副参谋长做了简短的动员,他说:“我们这次下去检查,是海军吴司令亲自定的,每艘舰艇派一个观察员,你们既是海军机关的观察员,也是吴司令的观察员,你们直接对吴司令负责,对海军机关负责。下去以后,什么话也不要说,只负责记录下部队是怎么转进的,其他的不要管,一概不要发表意见。”

段昭显强调说:“这是海军第一次带实战背景的拉动,这个计划部队都不掌握,只有你们这些观察员知道,作战部一小部分人知道。如果计划泄露了,我们肯定要查。顺便说一句,你们的手机都是被监控的。”

会议开了40分钟就结束了。当天晚上8点钟,作战部向观察员们介绍拉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马泽本来是作为潜艇部的代表临时参加会议的,因为出海的人员不能更改,他就只好作为潜艇部派出的观察员前去南海舰队了。

他向李民副部长做了汇报,退了回家的火车票,并安排爱人和孩子改乘飞机回老家过年。他的孩子只有两岁,母亲曾经在北京帮助带孩子。几天前,母亲先回了老家,本来他让爱人和孩子一起走的,爱人说:我们走了,除夕、初一、初二你自己在这过,怪孤单的,我们在这陪你吧!没想到出现这个情况,他只好告诉爱人,要出海,时间会很长,让她自己带着孩子回家。

21日晚,马泽乘飞机抵达三亚,住在榆林基地招待所。基地司令部也不知道他来榆林干什么。22日上午,马泽在榆林基地招待所旁边的海滩上散步,等待去××支队的时间。冬天的三亚是国内最好的旅游胜地,海水清澈,沙滩平展,空气清新,阳光灿烂。马泽一想到接下来要参加30多天的潜艇远航,见不到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就忍不住贪婪地大口呼吸起来,恨不得把未来30多天的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6]

踩一下[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