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秘密航渡 《372潜艇出岛链记》
第四章 秘密航渡
372潜艇这次远航正赶上春节,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在海上过年。支队政治部主任何占良对艇政委张学东和副政委许建文说:“在海上过年不能冷冷清清,必须热热闹闹。”
为了活跃气氛,鼓舞士气,何占良和张学东、许建文等人从战备拉动转入远航以后就开始筹划,要让全艇官兵过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春节。
何占良提出,过年要写春联,吃饺子。写春联容易,出航之前,许建文就准备下了毛笔、墨水、红纸。至于吃饺子,却没有准备,原因是艇队领导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人会包饺子,也就没想到这一层。但在出航前许建文特地安排厨师孔令智带了一袋面粉,是准备在海上做面食的。当政治部何主任提出要包饺子时,许建文感到很庆幸,多亏了当时灵机一动带来了一袋面。除夕包饺子会给大家增添很多的乐趣。
俗话说: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但是在潜艇上,各种条件有限,要想吃顿饺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在潜艇部队工作过10年,从来没有在潜艇出海的时候包过饺子。当然,我们那时候的03型、33型潜艇生活条件更差,远不如现在的新型潜艇,即便如此,在潜艇上包饺子也属于“奇思妙想”。何占良策划的包饺子活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吃,而在于创造一种过年的气氛。
何占良是河北省任丘市人,1969年出生,1986年入伍,曾在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队当潜水员,先后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历任海军陆战队一旅政治部干部干事、干部科长等职,2013年调任南海舰队潜艇××支队政治部主任。这是他第一次随潜艇远航,没有潜艇部队经历,也不受潜艇习惯的约束,像我这种“老潜艇”出身的政工干部,是绝对不会想出在潜艇上包饺子这种主意来的。
根据何占良主任指示,许建文带领厨师孔令智准备了肉沫、胡萝卜、大白菜、大葱、大蒜、姜等食材。1月30日(农历大年三十)中餐过后,何占良便带领几名帮厨的艇员开始制作饺子馅儿,有的摘菜,有的洗菜,有的切菜……虽然大家动作都不太熟练,但在何占良的指导下也都干得有模有样。
很快,各种做饺子馅儿的材料处理好了,红的、白的、绿的……一盆盆一字排开,煞是好看。何占良把各种材料一样一样倒进一个大盆里,加入调料,不一会,一盆色泽艳丽的饺子馅儿就做好了。
接下来是做饺子皮儿,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了,大部分艇员没有经验,没法帮忙,只能在一旁参观,于是做饺子皮儿就成了何占良的表演专场。一盆面粉加上水,在他手里三抓两糅就变成了一个面团儿。不一会儿,面团儿又变成了一根长条,用刀一切,用手一团,一个个棋子似的小面团就做成了。艇上没有擀面杖,何占良就用一个啤酒瓶子代替擀面杖,用瓶子一擀,厚薄均匀的饺子皮儿就做成了。
一些南方官兵看得傻了眼,好几个人跃跃欲试。在何占良的指导下,还真有几个心灵手巧的人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只是有些手忙脚乱,手上的面粉弄得到处都是,个个都变成了大花脸,像是戏曲里面那些抹了白鼻梁的小丑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花脸对花脸,笑声连成片。最后,何占良带着一群“花脸”部下在欢笑中做好了饺子皮。
馅儿有了,皮儿有了,包饺子的人也齐了,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包好的饺子往哪里搁?
北方人家包饺子,一般都放在菜板上、盖帘儿上,艇上人多,一个菜板放不下,又没有盖帘儿,怎么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但是一个接着一个被否定。
突然有人说:“常温食品里面的纸板可以用,纸板多,而且挺硬的,撒上面粉就好。”
众人齐说这是个好主意。
于是大家在三舱厨房外面的走廊上摆开了“战场”,很多刚刚交更的艇员听说要包饺子,都兴高采烈地加入到包饺子的队伍中来。人太多,三舱装不下,只好另外开辟“战场”,一部分人转移到一舱较为宽敞的会议室。
整个下午,舱室的气氛非常活跃,淡淡的面香里透出浓浓的年味。
晚餐之前,一千多个饺子就包好了,静静地等待半夜下锅。
雷弹技师余文武还专为这次包饺子活动作了一首诗:
你揉我擀把场开,三三两两摆擂台。
切面擀片刀棍舞,面来片去功夫赛。
主任为师做元宝,徒弟随后排成排。
大年除夕大洋过,水下迎春好运来。
在大家忙着包饺子的时候,副政委许建文还在忙另一件事,准备写春联。(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