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硬“蓝鲸” 《372潜艇出岛链记》(2)
王红理是湖南省望城县人,1966年出生,1985年考入海军潜艇学院,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军南海舰队潜艇××支队228潜艇任实习鱼水雷部门长,先后在33型潜艇、035型潜艇上任副长、艇长,2000年任教练艇长,2002年任支队副参谋长,2004年曾到俄罗斯培训半年,参加了支队引俄潜艇的培训和交接工作,2005年任支队参谋长,2011年任支队长。
王红理是该支队第14任支队长,到支队工作已经25年,对支队的情况比较了解。这支部队成立于1960年,至今已有54年的历史。在54年的历史长河中,支队经历了许多风雨波折,“两次组建、三迁驻地、六易装备”。组建初期驻防在辽宁旅顺,1966年进驻浙江镇海县大榭岛,1970年进驻海南岛。1990年,支队有4艘潜艇被确定为全军第一批应急机动作战兵力,1994年,整建制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
支队组建以来,先后参加西沙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3•14”海战等海上重大军事斗争行动;在海军历史上,首次完成了33型潜艇52昼夜自给力试验,×××型潜艇×××米极限深潜试验,×××型潜艇水下××米脱险试验和××米水下快漂试验。
这支部队一直受到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胡耀邦以及历届军委首长先后视察支队或接见部队代表。
支队始终处在军事斗争一线,是当先锋、打头阵的一线主战部队。随着大规模作战准备和海军战略转型的不断推进,支队海上任务异常繁重,每年要组织2至3艇次远航,近3年来,支队先后组织6艇次远航,其中4艇次东出第一岛链,2艇次南抵南海北纬×度线以南,时间最长达41天,任务海区、航行时间、下潜深度等纪录不断刷新;支队还承担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海军潜艇新装备科研试验任务,实射雷弹数居海军潜艇部队之首。
潜艇兵力行动政治性、敏感性强,任务不断拓展,海域不断前伸,海区陌生、敌情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牵涉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支队是海军唯一混编××和636M两型潜艇的部队,装备保障难度大,潜在安全隐患多,水下操纵和应急处置时稍有差错就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风险巨大。
潜艇执行任务独立性强、远离岸基,海上突发情况多,要求任务准备必须过细、扎实;潜艇是“百人同操一条艇”,专业分工精细、岗位独立分散,任何一个细小部件的损坏、战位的缺失或者误操作都将威胁全艇安全、影响任务完成。这些特殊的细节要求,锤炼和养成了支队官兵科学求实的思想作风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2005年,支队开始接装引俄636M型潜艇替换×××系列潜艇。装备转型后,支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最好的质量、最快的速度,把最大的作战能力准备出来”的目标要求,坚持把“打牢基础与创新发展、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应急作战准备与长远建设”统一起来,确保了新装备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升。2007年和2009年,分别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总部应急作战能力检验评估和军事斗争准备检验评估,2008年和2011年两次被四总部评定为军事训练一级师单位。支队全面建设也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十五”、“十一五”全军装备管理先进单位,海军基层建设先进师、从严治军先进单位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不管干什么工作,责任心非常重要,潜艇××支队的官兵,责任心都非常强,这方面有很多例子。
2008年2月,引俄的373潜艇到中国后第一次换蓄电池,在装卸电池的时候,一个艇员非常细心,他发现蓄电池舱底部固壳有一个腐蚀点,那个地方很隐蔽,不仔细检查根本看不到,他用刮刀铲除固壳的锈迹,结果越铲越深,固壳被腐蚀了好几厘米。这是一个重大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锈蚀的固壳将会严重影响潜艇的安全,一旦在深潜时发生破损,是没办法进行损管堵漏的,后果可想而知。
2011年,×××型的326潜艇进厂修理时,一名艇员发现空调冷却水船舷阀有个锈点。这个锈点从表面完全看不出来,他见船舷阀底部的油漆表面有一点鼓包,用锤子一敲,油漆脱落,露出一个锈迹斑斑的腐蚀点,他就用锤子慢慢敲,结果越敲越深,潜艇固壳是××毫米,而那个点已经腐蚀了一半,非常危险,如果没及时发现,这个锈点就会越来越厉害,可能潜艇到水下一两百米时固壳就会穿透了。后来海军来了很多专家检查这个锈点腐蚀的原因,最后原因找到了,更换了阀件,排除了重大隐患。此事曾引起海军首长的高度重视,也为其他潜艇部队提供了警示案例。
潜艇部队的技术性比较强,艇员的专业技术要非常过硬。××支队的官兵,虽然不能说各个都是精兵强将,但总体技术水平还是比较好的。
该部的“忠诚战士,过硬蓝鲸”战斗队教育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5年,形成了“对党忠诚、科学求实、精武强能、常备不懈”的十六字战斗精神。近年来,支队更是叫响了一个口号:“怕苦不来×××,怕死不当潜艇兵!”
支队组建54年来,共走出了49名将军,获得200多项海军以上党委机关表彰。在这样一个历史厚重、作风硬朗、官兵素质优良的潜艇支队当支队长,王红理的心里是有一些底气的。
本网站近期连载李忠效的【报告文学】《372潜艇出岛链记》

作者简介
李忠效,笔名:钟笑。原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1955年11月出生,1969年12月入伍,2016年6月退休。历任潜艇轮机兵、轮机班长、轮机军士长、宣传干事、创作员、潜艇副政委、创作室主任等职。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8年开始从事专业创作,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我在美国当律师》、《我在加拿大当律师》、《联合国的中国女外交官》、《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瓦良格”号航母来中国》,长篇小说《酒浴》、《翼上家园》、《从海底出击》,作品集《升起潜望镜》、《蓝色的飞旋》、《核潜艇艇长》等20余部,并有电影《恐怖的夜》(编剧),电视连续剧《海天之恋》(编剧)、文献纪录片《刘华清》(总撰稿)等影视作品多部。

踩一下[3]

顶一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