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声东击西 (一) 《372潜艇出岛链记》(3)
巴士海峡位于中国台湾岛和菲律宾吕宋岛之间,是连同南海和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也是西太平洋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域,各种船只航行非常繁忙。海峡最窄处为95.4公里,最深处为5126米。受大洋和大陆间季风的影响,海洋气象特征伟高温多雨,季风盛行,雷暴较多,也是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进入亚洲的路径之一。
巴士海峡存在强度较小、上界深度较深(50米-150米)、较持久稳定的深海型海水密度跃层,可以为潜艇产生“液体海底”效果,便于潜艇的设伏和隐蔽攻击。在对方全无知觉的情况下,搜索并接近目标,确定截击方位,对水面舰只实施快速攻击,然后隐蔽潜航,迅速脱离攻击战位。宽厚狭长的巴士海峡“液体海底”,为潜艇慢速“静音”巡航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潜艇用经济航速穿越巴士海峡,大约需要××个小时。
过海峡的时候,为了节省电力、降低噪音,潜艇关闭了空调、电灶等生活设备,全体艇员忍受着50多度的高温,一连多天仅靠压缩干粮、方便食品维持体能。据说压缩饼干的营养成分很高,却很难吃,如果不大量喝水,难以下咽。
航渡期间,电工班在机电业务长吴千里等机电干部的带领下继续抢修机械设备,其他艇员则利用休更时间开展“五查五看”活动。
“五查五看”的内容是:一、查思想,看是否松懈;二、查工作,看是否松劲;三、查作风,看是否松散;四、查纪律,看是否松弛;五、查隐患,看是否安全。
通过“五查五看”活动,增强官兵责任心,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安全航行。
16:30时,五舱又传来好消息:五舱空压机、2号交流机(50HZ和400HZ)恢复正常使用。
所谓“好消息”,是对继续执行远航任务而言,对那些本来怀有顾虑的人来说,这些“好消息”,反而使得他们的顾虑更大了,因为这将会使潜艇走得更远,面临的风险更大。
怎样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政工干部面临一个重要课题。
何占良对张学东说:“现在是考验政工干部的时候了。”
张学东说:“我们正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
张学东是江苏省静水县人,1971年出生,1990年入伍,1993年考入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199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军航空兵陵水场站导弹中队工作,1998年经海军大连政治学院培训,改行当政工干部,先后任警通连副指导员、油库指导员、仓库副教导员、潜艇支队政治部干事、潜艇副政委、技术保障大队政委等职,2012年任372潜艇政委。虽然他在潜艇上工作时间不长,但是长期的基层政治工作经历对他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出航以来,张学东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很紧,党支部已经召开了四次支部会和一次骨干会,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应对措施,还组织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增强党员意识,对进一步提振士气,起到良好效果。
他在心里默默梳理了一些需要重点关心的对象,其中包括那些家属临时来队或者家庭情况特殊的官兵。
军医卢翀的父母和家属曾晓燕从江西老家来到三亚不到10天,本来是准备一家人一起过年的,卢翀曾许诺要带父母好好逛逛三亚,结果上级一声令下,美好的许诺再次成为泡影,在这种情况下,家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卢翀的心情可想而知。家人的心情会充满失落,卢翀的心情会充满忐忑和焦躁。
卢翀是江西省赣州市人,1983年出生,2007年地方大学后特招入伍。他和妻子分居两地,妻子怀孕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妻子只能一个人去散步,一个人去医院做产检。在孩子他将要出生时,由于潜艇要进行全训考核,他走不开。妻子即将临盆那天,恰逢潜艇出海考核,出航前,他给远在老家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然后他们几乎同步出发了,他随艇开赴考核海区,妻子在家人的陪伴下赶往医院待产。接下来就是40多个小时的“失联”。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