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

二、雷达班长侯庆岗
 

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侯庆岗(1949.10.1~),山东省淄博市人。1969年2月入伍,1970年9月从海军烟台基地调到潜艇部队,任127、155潜艇雷达兵、雷达班长。1973年5月任海军烟台基地气象台技师,1976年任海军猎潜艇75大队807舰观通长;1979年9月进海军大连舰院舰长班学习,1981年9月任猎潜艇606艇副艇长,1982年任猎潜艇75大队811舰舰长;1986年入南京海军学院合成指挥班学习,1988年任海司军训部参谋、处长;1994年任海军广州舰院科研部部长,2001年任海军工程大学科研部部长。1998年授海军大校军衔。2005年退休。
 

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侯庆岗长得比较老相,20岁时看上去像30岁,乃至中年、老年,都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当年他很年轻,大家就已经开始称他“老侯”了。
他在艇上当兵的时候,我和他打交道并不多,倒是他离开潜艇以后,打交道反而多起来了。记得他在扫雷舰上当舰长的时候,我在北海舰队政治部创作组当创作员,曾到他所在的部队去看过他,跟他聊了很长时间。他很会讲故事,让人听了他的故事会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后来我写过一个短篇小说《恐怖》和一个中篇小说《扫雷舰舰长》,就是根据他提供的素材创作的。
1986年,我调到海军航空兵政治部创作室当创作员,不久,他也调到海军司令部军训部当参谋,我们经常见面。许国享航海长当时在海军防化研究所工作,我和侯庆岗还到他家里吃过饭。离开码头,离开青岛,见到老艇的战友就显得格外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关系,1993年许国享去世时,许国享的夫人老包特地请我和侯庆岗到家里去商议如何操办许国享的后事,我和老侯把她需要办的事情都给办了,其中包括孩子当兵的事情。当时防化研究所领导也知道我们与海军张司令的关系,有关工作配合得很好。
许国享遗体告别仪式,海军张连忠司令员和赵国臣参谋长要参加,我和老侯特地嘱咐老包,见到首长只说感谢的话就行了,什么要求都不用提,因为该办的事情都已经办了。时过多年,我和老侯回忆起这件事,我们都感到欣慰,能为老航海长办一点实事,是机缘,也是责任和义务。
1994年,侯庆岗到京外任职,见面的机会少了。2005年他退休以后回到北京,我们见面的机会又多起来。老艇出来的人,在北京的不多,有联系的更少,除了张司令,大约见面最多的就是侯庆岗了。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侯庆岗写了一篇文章《“刘拐子”真拐了》,诙谐、风趣,展现了他一贯的风格。
 

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刘拐子”真拐了
侯庆岗
 
我在127、155潜艇当兵时间不长,但参加了一次25昼夜的远航,要说值得回忆的往事还是那些远航时的苦与乐记忆犹新。

我们雷达班的班长刘殿富是北京人,由于当时上映一部叫《五更寒》的电影,里面有个叫“刘拐子”的角色,看完电影大家都叫刘班长“刘拐子”。其实艇上姓刘的并不止他一个,为什么唯独把这个外号给了他,现在已无从考证。因为他本人并不拐,所以别人叫他“刘拐子”,他总要有力回击。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刘拐子”这个外号没了脾气。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