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勤务部门 雷达班(1)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3)
时间:2023-01-13
来源:听雪斋书馆
作者:李忠效
点击:...次

王献(1953.3~ ),河南省许昌市人。1969年12月入伍,曾任127潜艇雷达兵、雷达班长;1975年8月进潜艇学校航海观通长班学习,1977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210潜艇任实习副航海长、副航海长;1980年3月任212潜艇航海长;1982年3月进潜艇学院艇、副长班学习;1984年10月任212潜艇副长;1986年3月任238潜艇实习艇长、艇长;1987年8月任214潜艇艇长;1991年12月任218潜艇艇长;1993年3月任支队司令部教练艇长;1997年4月任潜艇支队参谋长;1999年1月任潜艇支队副支队长。1997年授海军大校军衔。2008年5月退休。

我和王献是同年兵,因为平时接触不多,在一条艇上工作多年,却讲不出关于他的故事。总的印象,他属于中规中矩、埋头苦干的那类人,个性不突出,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工作认真,学习刻苦,别的方面基本显不着他。后来他能成为我们那批同年兵的佼佼者,当艇长,当支队参谋长,当副支队长,证明了那个年代的一个特点:埋头苦干的人比较受领导的青睐。个性太强,往往难以“前程辉煌”。当然,也有列外,比如老艇长张连忠,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最后当上海军司令员。不过,据我所知,张连忠也喜欢“老黄牛”。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王献写了一篇文章《往事与感悟》,还是看看他自己回忆的往事吧!

我在127、155、210潜艇工作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8年多。回首当年,30多年过去了,有几件事,我记忆犹新。
第一件,是1972年冬,我们在武汉接新艇期间发生的事情。
按照战士们的想法,接新艇,在工厂里也不用出海训练了,而且单位远离潜艇支队,等于枪入库,马入圈,可以多休息一下了,行政管理也不用像在码头那么严了。但事实情况大出我们所料,艇上的行政管理不但没松,反而更紧。为了培养部队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提高大家的战备观念,艇上经常组织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大检查、评流动红旗,甚至还组织部队跑警报。记得我们当时住在武昌区解放路230号,离长江边还有一段距离。有一次早上跑警报,由于天气比较冷,大家从热呼呼的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衣服就跑,刚跑到江边就“刷、刷”晕倒了两个战士。当时我们就想,这下可好了,以后大概不会再跑警报了。
回来后,艇长张连忠组织讲评,严肃地说:“某些人不注重体育锻炼,体质太差,说明我们抓体育训练不够,跑警报太少了!”从那以后,艇上经常组织跑警报,而且平时早上的跑步训练也加长了距离,延长了时间,并有计划的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体育训练,开展班与班,部门与部门,艇与外单位组织的篮球、乒乓球等比赛,艇领导亲自挂帅,呐喊助威。这样做的结果是,艇员的体质更加强壮了,为我们以后归队,在管理、作风、体能、战备意识等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二件,是1974年8月,我们艇进厂修理期间发生的事情。
那天潜艇刚刚坐好坞墩,坞水还没有全部排完,潜艇各水柜检查盖就已经打开了。艇长张连忠穿着工作服,不声不响地钻进了水柜,把全艇的水柜查看了一遍。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时4808厂干活的工人很少,我们艇提出:“以我为主,保证修艇质量,争取按时出厂加入战斗行列。”艇长钻水柜,是为了对各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艇领导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
接下来,艇领导亲自走访班、组长和老工人,并要求我们“靠上去”和工人一块儿干,给工人打下手、当后勤。张艇长说,这样做,一可以督促工人干活,二可以保证修艇质量,三可以密切和工人的关系,四可以学到一些修理技术。在艇领导的带领下,全艇官兵齐心协力,雷厉风行,整天和工人们泡在一起,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了修艇任务。4808厂的工人对我艇干部战士的忘我工作精神,赞赏有加。一说起210艇,都直竖大拇指。
当时彩色电视机刚刚兴起,我们艇也买了一台。这一天,艇部是张艇长值班。当时是一个艇一个食堂,炊事员都是艇上管理。由于炊事员比较少,节假日还要加餐,工作量比较大,平时节假日都有很多同志主动去伙房帮厨,以减轻炊事员的劳动强度。但今年的大年初一,正赶上电视中播放新影片《火红的年代》,很多人都在看电视,去帮厨的人就很少。张艇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艇部,去伙房帮厨去了。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电影还没有演完,一部分人按规定,由内务值日集合带队去了食堂,还有一些人继续看电视,没注意时间。等电影演完,我们一看挂钟,不好,已过中午开饭时间将近15分钟!这时,有一名干部主动集合带队来到食堂。正准备进饭堂,只见张艇长站在食堂门口,生气地说了一句话:“你们不用吃饭了,回去继续看电视吧!”我们没有人敢吭声,低着头进了食堂。
吃完饭回到宿舍,全艇人员集合点名。张艇长严肃地说:“今天没有按时站队吃饭的站出来!”我们一共站出来了20多人。艇长说,“这些人没有按时站队吃饭,违反部队规定看电视,大家看看都有谁?”
大家站在那里,显得很尴尬,有些难为情。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有点想不通:不就是多看了一会儿电视,晚吃了一会儿饭吗?大年初一就点名,而且还让我们公开“亮相”,就是有问题也应该过了初一之后再说啊!
“你们坐回去吧!”艇长说。然后他便从部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等方面给大家上了一课。那些道理我们不是不懂,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出了偏差。艇长说的无疑都是正确的,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按照他的要求执行。
多年以后,我也走上了领导岗位,回想起当年在张艇长领导下度过的那些日子,感到受益匪浅,当年一些不能理解的事情,也渐渐能够理解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看准的事情就要坚定地去干,不要怕有人反对,有人发牢骚。群众对一件正确的事情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清远处的风景,尤其是在这个风景还没有成型的时候。能够在反对的声音中坚定不移的人,才是能干成大事的人。平淡的日子,令人烦的日子,积攒出了某一日的辉煌和灿烂。生命,正是由无数的平淡的日子组成的。可惜,我悟出这些道理的时候,稍微晚了一些。

顶一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