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10)

我听到张艇长说:“这能叫忆苦饭吗?过去哪有这样好吃的东西?这不叫忆苦饭,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张艇长让炊事班把大家盛到碗里的豆腐渣收到一起,拿到伙房重新做。

新的忆苦饭是这样做的:把豆腐渣倒进锅里,然后加醋,重新再炒一次。

豆腐渣加了醋,又涩又酸,吃在嘴里难以下咽,大家都说不好吃。

张艇长说:“解放前劳苦大众连豆腐渣都吃不上。穷人吃的苦,受的罪,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只有不忘记过去苦,才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顿忆苦饭,让我感慨万千。当天晚上,我辗转反辙难以入睡。岂止是以前生活苦,就是眼下农村也很穷,我们家乡的条件差,温饱还没有得到解决。我当上了潜艇兵,吃得好,穿得好,但不能忘本啊!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听党的话,服从领导,团结战友,努力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军人,保卫好祖国的海疆,让党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

在部队服役的那几年,我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为潜艇部队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七、无线电班长蔡立国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蔡立国(1951.11.23~),辽宁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127、155潜艇无线电兵、210潜艇无线电班长,1976年12月任56-110潜艇无线电军士长,1981年5月任215潜艇无线电军士长,1981年11月任潜艇支队政治部保卫科干事,1985年9月任346潜艇副政委,1986年10月任支队政治部保卫科干事,1987年5月任支队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92年8月转业到辽宁省东港市残疾人联合会,任理事长。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蔡立国和我是丹东老乡,不过彼此交往并不多,一是专业不同,工作中交集少;二是我老乡观念淡漠,很少参加老乡聚会;三是我这个人不擅长交际,用王学芳政委的话说,是“广泛团结同志不够”。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蔡立国转业到地方以后,我和他联系都不多。大约是在10多年前,我回丹东休假,曾到东港去过一次,和几个原来在支队当兵的老乡吃过一顿饭。那次蔡立国也在。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蔡立国应约写了一篇文章《一件小事》,其实,小事里面也能悟出大道理——

 

第二章  无线电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一件小事

蔡立国

 

1971年7月27日,经过教导队专业训练完毕,我被分配到127潜艇无线电班。上艇的第三天,也就是7月29日,吃完晚饭后,无线电班长告诉我,一会儿到部门长办公室开个经委会,研究“八一”建军节会餐事。

我对班长说:“您还是让老同志去吧,我一个新兵刚上艇感觉伙食非常好,提不出什么建议。”(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