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2)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孙鲁宁当年是127艇的“帅哥”之一,不仅人长得帅,还打了一手很棒的乒乓球,当年他与王克安、岑绍连组成的127艇乒乓球队,多次在支队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拿冠军,曾作为支队乒乓球队的选手参加过北海舰队乒乓球赛,好像拿了个亚军。

孙鲁宁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球友就是后来成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海军上将孙建国。在孙建国任海军参谋长期间,宁波市政府要在宁波港搞开发,因为那个地段归海军管辖,因此宁波市政府秘书长到北京求见孙建国。孙建国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安排见面,秘书长只好打道回府。后来这位秘书长不知怎么知道孙鲁宁认识孙建国,就把时任宁波市港口办公室处长的孙鲁宁派到北京。

事也凑巧,孙鲁宁去找孙建国的时候,孙建国正好在办公室,一听说孙鲁宁来了,马上安排见面,并对宁波市政府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这件事让孙鲁宁在市政府秘书长那里很有面子。

孙鲁宁在艇上的时候,我们就相处得很好,他到地方后我们也时常见面,我每次出差去宁波,都会和他见见。2008年,我和陈献彩策划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我还和王友达一起到宁波看过鲁宁,他表示对此事大力支持。接着我又和王友达一起到温州去看陈献彩,商量纪念册出版事宜。当初陈献彩曾表示由他负责筹措出版纪念册的费用,但是纪念册进入出版阶段时他已退休,而出版费用高达三万元,让他一个人出这么多钱显然不妥,于是我和王友达决定,让陈献彩出一万元,我和王友达各出5000元,后来孙鲁宁和曲斌也各出了5000元。

这一次编辑《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孙鲁宁再次表示大力支持。因为此书正在编写阶段,我还没有时间考虑出版的事情,我表示等等再说。其他战友在群里看到我和鲁宁交流意见的留言,纷纷表示愿意出力,有这样一些战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我的干劲就更大了。

2008年,我编老艇纪念册时,孙鲁宁写了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的艇长,我们的艇》,可见他是很认真的,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赤诚之心。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们的艇长,我们的艇

孙鲁宁

 

1969年1月,我告别父母,离别家乡宁波,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一路风尘来到福建,在陆军第28军83师248团6连,当了一名陆军战士。那时我才16岁,还是个毛孩子。经过陆军严格的军政训练,到1970年初,我就提了副班长,成为基本合格的陆军战士。1970年夏天,一次偶然的全军“选飞”机会,改变了我的命运。本来我是要去当飞行员的,大概是我肚子上有一道疤痕的原故吧,我没有进航校,反而进了潜校,从此脱下绿军装,成了“灰老颠”(当时海军服装是灰色的,据说当年山东省和青岛市的造反派头头对北海舰队不支持他们造反夺权怀恨在心,就给穿灰色军装的海军人员起了个外号“灰老颠”,“颠”是颠覆红色新政权的意思)。半年多的潜校学习和生活,我初步完成了从陆军到海军的转变,结业后被分到了青岛潜艇支队127艇当了一名电工兵。

 

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2]

踩一下[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