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电工班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24)
尤为重要的是,我们127艇是战备值班艇,担负着光荣的使命,有着崇高的荣誉,更有着鲜为人知的辉煌经历,这种自豪感、成就感和神秘感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我的陆军战友们听了我的讲述都十分感叹,都说如果在127艇干,就不会有请调回陆军这档子事了。是啊,海军也是由陆军发展而来的,也有王牌军、拳头部队和刺刀见红、英勇无畏、一往无前、无坚不摧、功无不克的精神,127艇就是全军精锐的典型,我们艇长更是精锐之师的代表。

入党与提干
参军到部队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入党和提干。提干我没想过,我是城市兵,想的是到了服役期满就复员。如果讲提干我是很有希望的,我的军事技术比较过硬,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优势。上艇不久在老兵吕泽芳的带领和丁仕来、秦立荣两位军士长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单独值更了。有一次出海训练,课目是主电机转经济电机航行。艇长一下子出现在我的面前,看着我操作。我的动作完成后,艇长没吱声就走了。我冒了一身冷汗,以为技术动作通不过,艇长不高兴。可是没多久宣布远航时,我出海了,老兵却留下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可一个战位只能去一人啊。过了没多久,第二次远航,我又是一人去了,老兵还是没去。这两件事让我终生不能忘怀。我是陆军来的老兵新战士,陆军上艇的十几人中我是第一个参加远航的,心里有说不出的荣耀。然而老兵的“传帮带”和他的无怨无悔、甘当人梯的风范从此永久地扎在我心里,让我以此为鉴,一辈子受用。提不提干是一时的,做人却是一世的。
入党的事我想得较多,我们家里一辈子都是工农子弟兵,看重的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所以,我在陆军时写的入党申请书,到了海军后又赶紧补了一份,以表心迹。到了1972年春天,艇党支部终于讨论我的入党问题了。然而后来听到的情况是很不顺利,说我买一块罗马表,还借给军士长带,是拍马屁;入伍才三年多,就买高档表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另外还有一位伯父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江苏盐城干了税警,解放后下落不明,跑到哪里去了,没有说清楚等等。当时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动力长曲昭阳和班长孙元明,他们都作了解释,有几位德高望重的1968年老兵,如童志炘、沈铭等人也站出来为我说话,但是还是不管用。党支部大会有了争议,会开不下去了。大伙都期待着有人出来一锤定音……这时,艇长终于开口了,他对我的家庭历史及亲缘关系作了阐述,对我的一贯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也指出了我的缺点。在艇长的关心爱护帮助下,我的入党问题终于解决了!过了很久,有人把这段往事告诉我时,我内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我的眼眶湿润了……

留艇与离艇
1972年秋,我艇接受到武昌造船厂接“33型”潜艇的任务。从海上紧张的战备值班,一下子转到在城市里和工人们一起工作,还吃着潜灶,相比之下实在是太安逸、太舒服了。到了周末,工人们休息了,我们艇也放假。好不容易有了偷懒的条件,我总是约几个老兵一起到汉口、武昌去遛遛,吃点美食,观观美景,黄鹤楼、东湖、“二七”大罢工纪念馆等等我都去过。有的时候请不出假,就由张岩部门长带我和王克安、岑绍连等乒乓球选手,组织艇代表队与地方打比赛。招待所的所长喜欢看球,也喜欢我们这些小战士,打完比赛,他在家里备宴让我和梁军等几个人一起去喝酒聊天侃大山。再加上平日里工人师傅们的闲聊,讲讲地方的生活,谈对象等等,我这个城市兵有点想入非非了,渐渐萌发了复员回家的想法。这个想法我和家里及亲戚沟通过,他们说由部队需要决定。我姑姑在上海陆军85医院工作,她主张我复员。理由是可能要组建核潜艇部队,到核潜艇上工作,核辐射几年下来你也就“废”了。姑姑后来又做了我父母的工作,家里人终于默认了我要求复员的事。(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踩一下[0]

顶一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