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6)

六、动力长刘锦和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刘锦和(1944.3~2017.5.5),江苏省南通市人。1964年入伍,曾任127潜艇电工兵、电工班长、电工军士长,155潜艇动力长。1981年4月转业,任南通运输队队长、南通水泥厂保卫科长。2004年3月退休。2017年5月5日逝世。享年73岁。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我和刘锦和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奇怪的是,我现在却讲不出有关他的故事。有两种可能:一是我的记忆力衰退,二是他确实没什么故事。
在我印象中,他平时话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不过据孙元明回忆:
刘锦和有一次在艇上值更,晚上到海里抓螃蟹在电水壶里煮,被艇领导发现,让他在全艇军人大会上做检查。
如此看来,刘锦和也不是个很“安分”的人。
这种事,我们经常干,比如,值更时在码头上钓鱼,半夜三更打开艇上厨房做熟了吃,结果港口里污染严重,鱼肉有很浓的柴油味儿,谁也不吃。为防止被艇领导发现,通风机一直不停开到天亮。
还有一次,一艘小渔船不知怎么靠到浮码头边上,我们弄了几条很大的乌鱼在电水壶里煮,结果水壶没刷干净,第二天上午转动机械,被艇领导发现了,集体挨批。当时挨批的人都有谁,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是新兵,没有成为重点被批评对象。
这种事情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那个年代好玩儿的事情太少了,大家旺盛的精力无处挥霍,到处寻求刺激,再加上又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此就“屡教不改”地犯着“愉快的错误”。
据冷万富回忆:
我想起刚上艇值码头更,我是第一更,天很冷,半夜12点换更回到艇上,刘锦和在四舱烤香肠给我们当夜宵,那味道真是美极了!我吃完夜餐,身上的寒气一扫而光,下半夜在二舱睡了个好觉。至今想起来,仍感到心里暖乎乎的。感谢刘老大哥!
2008年,我编辑老艇纪念册时曾找过他,没找到。这次我把寻找刘锦和的任务交给沈铭。2017年1月13日,沈铭告诉我,他找到刘锦和的电话了,可惜刘锦和已经中风,不能说话,生活不能自理。我按照沈铭给我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是刘锦和的大女儿刘敏明接的,她向我介绍了她父亲的情况。我不能约刘锦和写文章了,只能让他女儿提供了一张他的近照。
上海的姚其樑等老战友们得知刘锦和的近况,十分惦念,联络了几名江苏的战友,专程到南通去看刘锦和,这份战友之情,让人感动。
2017年5月5日,刘锦和的女儿刘敏明在“曾经的127”微信群向全体老战友通报,她的老爸刘锦和已于当日18时30分辞世。我们为失去又一位老战友而感到悲痛。
 

第四章 机电部门 《大海深处的青春记忆》

(责任编辑:听雪斋书馆)

顶一下[0]

踩一下[0]

发表评论